“博物館熱”帶動暑期文旅融合
博物館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一件件文物將抽象模糊的歷史變得具體生動。今年暑期,持續高漲的“文博熱”成為一道靚麗的旅游風景線。京津冀多家博物館推出特色展覽、特色活動,吸引公眾“打卡”,親子游、研學游進一步帶動了京津冀地區的“博物館熱”。
美團、大眾點評數據顯示,6月以來“博物館”搜索熱度環比增長61%,其中位居前五位的搜索城市分別為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武漢,陜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均為關聯熱搜詞組。
隨著暑期參觀需求不斷上升,國家文物局日前發布的通知表示,重點場館、熱門場館可根據實際情況,通過適當延長開放時間、策劃云展覽、云直播、云教育以及流動展覽等方式,更大限度滿足公眾參觀需求。經評估無需通過預約機制實現分流、錯峰的場館應取消預約;如確需預約的,應結合實際優化預約機制。
專家表示,今年暑期迅速升溫的“博物館熱”,不僅為文化盛宴錦上添花,更為文旅大盤注入新的增長點。暑期文化和旅游市場創新不斷,花樣翻新的產品供給正在不斷激發旅游經濟的新活力。
文旅融合是指文化、旅游產業及相關要素相互滲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組,逐漸突破原有產業邊界或要素領域,相互交融形成新的共生關系的現象和過程。這一過程中,文化與旅游產業的發展呈現出相互促進、相互提升的趨勢。
有測算顯示,旅游業每收入1元帶動相關產業收入4.3元。隨著旅游消費需求不斷釋放、持續升級,旅游消費在居民消費支出中的占比持續增加,旅游已成為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重要領域。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文化和旅游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文旅市場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加之文化和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與優化升級,文旅融合逐漸成為我國拉動內需新的引擎和發展經濟新的動力。據國內旅游抽樣調查統計結果,今年上半年國內出游人次27.25億,同比增長14.3%。其中,城鎮居民國內出游人次20.87億,同比增長12.3%;農村居民國內出游人次6.38億,同比增長21.5%。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2.73萬億元,同比增長19.0%。
消費場景不斷更新,新玩法、新產品、新業態層出不窮,進一步激發文旅消費活力。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237億元,同比增長4.1%;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7.9%,增速快于同期商品零售額4.4個百分點;其中,交通出行、旅游咨詢租賃等服務零售都保持了較快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文旅融合行業投資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旅游市場的繁榮發展,游客的需求日益多樣化和個性化。從傳統的觀光游向休閑度假游、深度體驗游轉變,游客更加注重旅行的品質和體驗。針對不同人群和需求,文旅融合行業形成了多個細分市場。例如,“親子家庭”、“特種兵”、“銀發游客”、“女性游客”等成為文旅消費新勢力,他們各自擁有獨特的消費偏好和需求。
金融資本在文旅融合行業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引入金融資本,文旅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推動項目的建設和運營。同時,金融資本也為文旅企業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機遇。
未來,“文旅+”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與其他產業的跨界融合,文旅融合行業將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和市場機會。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文旅融合行業投資策略分析及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