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與居民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息息相關,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23年末,我國總人口數14.10億人,其中60歲及以上人口2.97億人,占比21.1%,人口基數龐大且人口老齡化趨勢顯著。
在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健康意識不斷增強等背景下,國內醫療衛生投入規模持續上升,為醫藥品牌運營行業提供了穩定的市場需求。2023年我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消費支出為 2,460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比重為9.2%。
醫藥商業在醫藥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中介角色,它連接了醫藥生產企業和消費終端,是醫藥商品買賣的組織者。醫藥商業部門在組織商品流通過程中,一般分為批發和零售兩大流轉環節。批發環節主要負責將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零售企業和醫療單位,或批發企業之間的買賣活動;而零售環節則是商品從生產領域直接進入到消費者領域的買賣活動。
醫藥商業行業產業鏈結構分析
上游主要包括藥品及醫療器械的生產廠商,他們負責產品的研發、生產和供應,為整個產業鏈提供基礎產品。中游則是醫藥批發企業,這些企業負責從上游采購產品,并通過專業的倉儲、物流和銷售網絡,將產品流通至下游市場。下游則是醫藥產品的消費市場,包括醫院、診所、藥店等醫療機構以及廣大消費者,他們通過購買和使用醫藥產品來滿足醫療和健康需求。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醫藥商業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民眾對健康的關注度持續攀升,預防性醫療需求穩步增長,一系列旨在惠及民眾的醫保政策相繼落地,如國家醫保談判藥品“雙通道”機制的建立,以及將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范圍等。這些政策不僅深化了醫療保障體系,也為醫藥商業板塊這一連接醫藥生產與消費終端的關鍵橋梁,開辟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2022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全國藥品流通市場銷售規模穩中有升。統計顯示,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27,51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6.0%,增速同比放緩2.5個百分點。其中,藥品零售市場銷售額5,990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7%,增速同比加快3.3個百分點。藥品批發市場銷售額為21,52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5.4%。
根據社科院2023年發布的《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全國藥品流通直報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0,935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6.7%,增速放緩2.6%,約占全國七大類醫藥商品銷售總額的86%。
隨著國家集采、省級集采及聯盟集采的廣泛實施,藥品價格體系正經歷深刻調整,醫藥流通企業的毛利率普遍呈現下滑態勢,這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常態。此趨勢不僅直接影響到醫藥商業企業的銷售規模與利潤空間,還加劇了回款周期的延長、配送成本的增加以及庫存管理壓力的上升。
面對這一挑戰,醫藥商業企業被迫加速轉型升級的步伐,聚焦效率提升與成本優化,力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企業紛紛采取措施,如優化供應鏈管理、提升物流效率、加強庫存管理以減少積壓成本,同時積極探索創新業務模式,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隨著處方來源的放寬和支付政策的優化,零售藥店行業迎來了新的增長動力。連鎖藥店憑借其資金實力、精細化管理和議價能力等優勢,在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同時,醫藥電商市場也在不斷擴大,線上藥房通過醫藥一體化服務、新特藥線上首發等方式實現與線下藥房的差異化競爭。
在新技術、新動能、新趨勢的驅動下,醫藥商業行業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例如,互聯網診療和送藥到家服務的興起,為醫藥電商平臺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醫藥商業企業也在積極探索數字化轉型,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升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根據預測,2024年醫藥商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同比增長10%,占醫藥制造市場的19.4%。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醫藥商業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