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作為病原微生物家族中極其微小的成員,擁有在宿主細胞內部進行增殖的獨特能力。其核心構造由脫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構成,這些核酸不僅是病毒生命的基石,更賦予了它們獨特且高效的增殖機制。病毒性疾病,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因其廣泛的傳播性和高發病率而備受關注。感染病毒的人群可通過直接、間接或密切接觸等方式將病毒傳播給他人,這種快速蔓延的特性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形成疫情,給社會和經濟運行帶來顯著沖擊。
為了應對病毒性疾病,抗病毒藥物成為了重要的治療手段。這些藥物通過抑制病毒的復制增殖過程,從而達到控制病毒數量的目的。從藥物作用對象的角度來看,抗病毒藥物可以分為廣譜抗病毒藥、專門抗RNA病毒藥和抗DNA病毒藥;而從治療疾病的角度來看,則包括抗皰疹病毒藥、抗艾滋病病毒藥、抗流感病毒藥、抗肝炎病毒藥等多種類型。
2023年中國罹患肺纖維化、肝纖維化、心肌纖維化等在內的器官纖維化患者人數已超過1.7億人,預計2031年將達到1.92億人。其中,最典型的IPF(特發性肺纖維化)中國藥物市場預計到2031年達到38.53億元,去年10月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的GyreTherapeutics(Gyre.O,股價14.24美元,市值12.18億美元),是這一市場的頭號玩家。
從主營普藥,到接受日本GNI集團投資轉型創新藥,再到借殼登陸美股,公司怎么靠一款孤兒藥在創新藥行業生存10年的?未來公司還能撐多久?近日,Gyre首席運營官、控股子公司北京康蒂尼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康蒂尼藥業”)CEO葉衛國接受《每日經濟新聞》采訪,他表示公司首款產品的商業化不乏遺憾,下一款產品的打法要更加激進。
目前,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抗病毒藥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研究分析:
抗病毒類藥物與居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關,在消費過程中,人們普遍會選擇購買知名度高、質量好的產品。新進入抗病毒類藥物行業的企業需要經歷較長時間才能獲得醫患雙方的認可。因此,抗病毒類藥物企業品牌的市場認可度是抗病毒類藥物行業的重要進入壁壘。
抗病毒類藥物研發周期長、資金投入高、風險大,需要長時間和大量資金的支持。在生產設施方面,抗病毒類藥物生產所需專用設備多,有些重要儀器設備依賴進口,抗病毒類藥物企業還需要建設符合GMP的廠房,費用昂貴。此外,為了滿足各國監管部門的要求和客戶現場審計需要,抗病毒類藥物企業還需在安全、環保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在銷售方面,抗病毒類藥物企業需在市場推廣與銷售隊伍建設過程中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的藥品才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占領市場。因此,若想進入抗病毒類藥物行業,抗病毒類藥物企業必須擁有相當的資金實力。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抗病毒類藥物行業相關政策。例如,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上海市消除丙型肝炎公共衛生危害行動工作方案(2022-2030年)》,提出醫療保障部門要按規定將符合條件的丙肝抗病毒治療藥品納入集中采購范圍。衛生健康部門督促指導醫療機構,做好對已納入基本藥物目錄的丙肝抗病毒藥品的合理使用。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公共衛生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人群艾滋病檢測覆蓋率達到40%,艾滋病檢測發現比例達到90%,抗病毒治療比例達到95%,在治病人病毒載量抑制比例達到95%,將艾滋病傳播控制在低流行態勢。
未來,競爭趨勢還將加劇。國家藥品審評中心(CDE)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國內共有73款適應癥的IPF治療藥品被納入臨床試驗默示許可,其中百時美施貴寶申報的1類新藥已于去年7月獲CDE受理。
對此,業內人士坦言感受到一定壓力,但IPF患者早期確診率低、規范治療滲透率低仍是業內面臨的共同挑戰,公司在這方面具有一定先發優勢。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抗病毒藥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