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決定了煤炭在我國能源結構中的主體地位。上半年,我國優質煤炭產能有序釋放,煤炭產量保持相對高位,煤炭消費同比略有增長,全國煤炭供需總體平穩。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規上工業原煤產量4.1億噸,同比增長3.6%,增速由負轉正,5月份為下降0.8%。上半年,規上工業原煤產量22.7億噸,同比下降1.7%,降幅較一季度收窄2.4個百分點。
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方面,全國煤電裝機超低排放改造超過10.7億千瓦,占比達到90%以上;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火電廠供電煤耗由319克標準煤下降到301.6克標準煤,煤電清潔高效利用與超低排放水平大幅提高。低階煤熱解技術對于提高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效率、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具有重要意義。
低階煤熱解是一種將低階煤在缺氧或惰性氣體氛圍中加熱至一定溫度,使其發生熱分解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將低階煤轉化為高附加值的產品,如焦油、煤氣和半焦,實現低階煤的高值化梯級利用。
低階煤熱解行業產業鏈
上游原料采集與預處理:這一環節涉及低階煤(如褐煤、長焰煤等)的開采與初步加工,包括原煤的篩選、破碎、干燥和提質等預處理過程,為后續熱解反應提供合格的原料。
中游熱解與產品分離:中游是產業鏈的核心,主要通過熱解工藝將低階煤轉化為半焦、煤焦油、煤氣等高附加值產品。此環節包括多種熱解技術的選擇與應用,如回轉爐、流化床、移動床等,以及熱解產物的分離與提純,如油氣粉塵分離、焦油加氫精制等。
下游深加工與市場應用:下游環節則是對熱解產物進行深加工,如煤焦油進一步加工成燃料油、化學品,煤氣通過凈化、合成等工藝轉化為氫氣、甲烷等清潔能源,半焦則可用于電力生產、冶金等領域。此外,下游還包括產品的市場銷售與應用推廣,滿足電力、化工、交通等多個行業的能源需求。
低階煤儲量約占我國煤炭保有資源量的33%,主要區域分布在陜西、內蒙、新疆,其次是山西、寧夏、甘肅等地。低階煤熱解技術根據熱解載體不同,主要分為氣體熱載體熱解和固體熱載體熱解兩種。氣體熱解中的立式三段爐工藝和LCC工藝是國內較為成熟的工藝,目前有多家國內大型企業都在應用推廣。
近年來,煤炭行業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依托充填開采、保水開采等煤炭清潔開采技術,通過全面開展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煤炭清潔開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來自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大型煤炭企業原煤入洗率為69.0%,礦井水綜合利用率、煤矸石綜合利用處置率、土地復墾率分別為74.6%、73.6%、57.9%;原煤生產綜合能耗9千克標準煤/噸,比2014年下降了26.8%;煤電裝機超低排放改造超過10.3億千瓦,每千瓦時火力發電標準煤耗下降0.2%。
據測算,通過分級分質綜合利用,20多億噸的低階煤可提供2億多噸油氣資源。按目前技術條件,對低階煤加工提質,可創造13萬個煤提質工崗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低階煤熱解行業發展潛力評估及深度調查預測報告》顯示:
國家層面對低階煤熱解行業給予了積極的政策支持,如出臺相關政策鼓勵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低階煤熱解技術的研發和應用。《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提出,要適度推進煤炭向深加工方向轉變,探索清潔高效的現代煤化工發展新途徑,適時開展現代煤化工基地規劃布局,提高石油替代應急保障能力。
隨著技術的進步,低階煤熱解技術的創新也不斷涌現,整個產業鏈協同發展對于提高低階煤的利用效率、增加產品附加值以及促進相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預計未來幾年,隨著能源需求的增長和環保要求的提高,低階煤熱解市場將保持穩定增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低階煤熱解行業發展潛力評估及深度調查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