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智慧港口建設已經成為上海港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
自動化單小車集裝箱裝卸橋、自動化軌道式集裝箱龍門起重機(ARMG)、智能水平運輸車(AIV)是碼頭現場作業的頂梁柱。目前,羅涇港區共有14臺自動化單小車集裝箱裝卸橋、31臺ARMG和90臺AIV。
其中,AIV有別于洋山四期自動導引車(AGV)以磁力循跡引導進行作業的方式,它無需安裝磁釘,僅依靠自車感知識別系統與算法等進行識別、導航,即可實現不同角度下多方位精準感知,做到全場無循跡的自動引導,自動駕駛級別達到L4。同時,AIV支持混合交通,具備精細化箱區蟹型換道繞行、多車路口交匯博弈通行、霧天作業等智駕能力,運營效率顯著提高。
港口機械行業的產業鏈上游為提供制造港口機械產品原材料的鋼材行業、電機行業和零部件制造業,如港口機械用鋼材、減速機、電動機等。上游原材料的供應情況、價格變動情況及技術水平狀況將直接影響到港口機械行業的生產狀況、生產成本及產品性能。中游包括起重機械、運輸機械、裝卸機械等不同類型的港口機械制造企業。下游是金屬集裝箱制造及港口運輸行業,最關鍵的是港口運輸行業,如果港口運輸行業景氣度高升將直接加大對金屬集裝箱及港口機械的市場需求。
港口是位于海,江,河,湖,水庫沿岸,具有水路聯運設備以及條件供船舶安全進出和停泊的運輸樞紐。港口行業概況及現狀分析,是水陸交通的集結點和樞紐,工農業產品和外貿進出口物資的集散地,船舶停泊、裝卸貨物、上下旅客、補充給養的場所。據統計,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總計156.8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96億標箱。相比2021年的155.45億噸和2.83億標箱,分別增長了0.9%和4.7%。在貨物吞吐量中,外貿貨物吞吐量為46.07億噸,相比2021年的46.97億噸,下降1.9%。
2022年我國港口機械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72.4億元,預計2023年全年將達到295.6億元,年均增長率為8.5%。我國港口機械行業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其中華東地區占據了市場份額的40%以上,華南地區占據了市場份額的20%左右。我國港口機械行業主要產品包括門式起重機、橋式起重機、龍門吊、正面吊、叉車、集裝箱堆高機、集裝箱正面吊等。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156.85億噸,同比增長0.9%;集裝箱吞吐量達到2.96億標箱,同比增長4.7%。預計2023年全年,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改善和疫情的緩解,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對于港口機械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港口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我國港口機械行業加大了技術創新的力度,不斷提高了產品的性能、質量和智能化水平。例如,上海振華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上最大的全自動集裝箱碼頭,實現了碼頭作業的無人化、智能化和綠色化;大連起重機械廠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上最大的液壓式龍門吊,實現了高效、安全、節能的大型散貨裝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發了世界上首臺液壓驅動的集裝箱正面吊,實現了高速、低噪、低排放的集裝箱裝卸。這些技術進步不僅提升了我國港口機械行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也提高了我國港口機械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港口設備行業市場前景趨勢研究分析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港口行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為港口建設和運營提供支持。例如,《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水運“十四五”發展規劃》等文件都明確提出了加強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化港口布局的目標和措施。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我國在海外開展了大量的港口投資和建設項目,為我國港口機械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我國港口機械制造技術的快速發展始于改革開放階段,從那時開始著手在全國各地建設大型港口基礎設施,同時也加強了港口機械制造技術的應用和發展。在技術的長期引進和升級過程中,我國可以有效地提高技術優勢,提高實際應用效率。隨著自主創新技術重要性意識的提高,我國又開始致力于積極推廣和發展國內生產的相關技術,逐步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體現了國內生產發展創新的具體優勢,實現了更高水平的整體發展。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中國港口設備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