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衛健委及人社部數據預測,到2035年,我國16歲-59歲勞動年齡人口預計為8億人左右,比2022年末減少8.6%,60歲以上人口預計為4億人左右,比2022年末增加近43%。醫療保險行業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前社會經濟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隨著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日益關注,醫療費用不斷攀升,醫療保險的需求也隨之增加。
醫療保險概念
醫療保險是為了補償勞動者因疾病風險造成的經濟損失而建立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它是一種能夠應對醫療費用支出的手段,主要的作用就是報銷因為生病或者意外產生的醫療費用。醫療保險可以分為社會醫療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兩類。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健康需求的提升,醫療保險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國內外醫保制度不斷完善,覆蓋面逐步擴大,基本實現了全民醫保。同時,多元化醫保制度的建立也滿足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實際需求。
1、超13億人參保,我國基本醫療保險運行穩健
7月25日,國家醫保局發布的《2023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參保133389萬人。2023年,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收入33501.36億元,全國基本醫療保險(含生育保險)基金總支出28208.38億元,2023年統籌基金當期結存5039.59億元,累計結存33979.75億元,基本醫療保險運行安全穩健。
2、職工醫保、居民醫保參保人員待遇享受人次均增
截至2023年底,職工醫保參保37095萬人,比上年增加852萬人,增長2.3%,其中,在職職工27099萬人,比上年增長1.9%;退休職工9996萬人,比上年增長3.7%,在職退休比為2.71。
截至2023年底,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96294萬人。2023年,參加居民醫保人員享受待遇26.1億人次,比上年增長21.1%。其中,普通門急診20.8億人次,門診慢特病3.4億人次,住院2億人次。
圖片來源:國家醫保局
2023年,居民醫保參保人員醫藥費用19581.56億元,其中,在醫療機構費用19426.97億元,在藥店購藥費用154.59億元,比上年增長19.4%。
圖片來源:國家醫保局
3、“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成效顯著
《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3年)》收載西藥和中成藥共3088種,其中,西藥1698種,中成藥1390種,另目錄含中藥飲片892種。2023年調整中新納入藥品126種。自2018年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連續6年開展醫保藥品目錄動態調整,累計74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范圍。2023年,協議期內談判藥品報銷2.4億人次,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當年累計為患者減負近2300億元。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醫療保險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分析:
截至2023年底,全國384個統籌地區開展了按病組和病種分值(DRG/DIP)付費,其中,開展DRG付費的城市190個,開展DIP付費的城市192個,天津、上海兩個直轄市DRG和DIP并行付費。
2023年,開展第八批、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涉及80種藥品,平均降價57%。開展第四批國家組織人工晶體及運動醫學類耗材集采,平均降價70%。截至目前,共開展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覆蓋374種藥品,開展四批國家組織高值醫用耗材集采,覆蓋冠脈支架、人工關節、骨科脊柱類耗材、人工晶體和運動醫學類耗材等大類。
2023年,全國普通門急診、門診慢特病及住院異地就醫2.43億人次,其中,職工醫保異地就醫1.61億人次(包括省內異地就醫1.01億人次,省外異地就醫0.6億人次),居民醫保異地就醫8214.36萬人次(包括省內異地就醫5196.78萬人次,省外異地就醫 3017.58萬人次)。全國普通門急診、門診慢特病及住院異地就醫費用7111.05億元,其中,職工醫保異地就醫費用2806.51億元,居民醫保異地就醫費用4304.54億元。
在經歷疫情考驗后,民眾的健康意識進一步提升,對商業健康險及健康管理的認可度逐步提高,健康管理產業加速發展,為商業健康險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當前,“健康險+健康管理”融合發展已成業內共識,在政策支持下,保險企業通過構建“健康險+健康管理”體系模式把握藍海市場的機遇已至。
報告對中國醫療保險的發展狀況、醫療保險競爭、醫療保險產業鏈上下游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醫療保險發展特點及產業鏈招商策略。報告還對全球的招商引資模式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招商引資模式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醫療保險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醫療保險產業鏈供需布局與招商發展策略深度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