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豆的經濟價值高,用途很多,被譽為“綠色珍珠”,廣泛應用于食品工業、釀造工業和醫藥工業等。綠豆屬高蛋白、低脂肪、中淀粉、醫食同源作物,是人們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
綠豆是豆科植物綠豆的種子,別名青小豆、菉豆、植豆等,在中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栽培史。種子和莖被廣泛食用。綠豆清熱之功在皮,解毒之功在肉。綠豆湯是家庭常備夏季清暑飲料,清暑開胃,老少皆宜。傳統綠豆制品有綠豆糕、綠豆酒、綠豆餅、綠豆沙、綠豆粉皮等。
70年代后期,隨著耕作制度的改變和國內外市場需求量的增加,種植面積逐年恢復。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綠豆改良品種的推廣利用,我國綠豆生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2015至2021年,我國綠豆播種面積及產量整體呈現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2021年全國綠豆播種面積為329.1千公頃,同比減少14.25%;產量為44.4萬噸,同比減少12.6%。
分地區來看,內蒙古是我國綠豆第一產區,2021年內蒙古的綠豆產量達到10.9萬噸,占總產量比重的24.5%,其次是吉林和安徽,產量分別為6.3萬噸、4萬噸。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年版綠豆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分析:
2023年綠豆種植收益方面仍然不及其他作物,首先大豆種植存在生產者補貼,輪種補貼,直接拉動農戶種植大豆的積極性。綠豆的種植方面雖然對于地形無要求,一般情況下種植于沙地,山地等地塊,無租地成本,但綠豆收割較為繁瑣,由于收貨時間不一,對于人力手動收割的成本壓力較大,同時近幾年化肥、機器費用也呈現上漲趨勢,而十月份收貨季節的雨水將對綠豆產生致命影響。
從2017年開始,我國進口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在2022年達到歷史巔峰,進口量為65萬噸。雖然在2023年進口有所下降,但仍然處于高位,進口量為57萬噸。綠豆的進口量遞增一方面是受國外價格較低的因素影響,另一方面是為了滿足國內企業對綠豆消費的需求,使得進口量延續高位。
從出口方面來看,從2018年開始,每年的綠豆出口呈現遞減趨勢,出現這個趨勢的原因,也正是由于綠豆的產量減產導致,而在2023年略有回升,主要是2023年出口價格遠高于內銷價格,商家考慮成本原因,國產綠豆多用于出口為主。
綠豆的用途廣泛,不僅用于傳統的食品加工,如綠豆糕、綠豆湯等,還不斷拓展到新的領域。例如,綠豆被用于制作冰激凌、面包等新穎產品,滿足了消費者多樣化的口味需求。此外,綠豆在醫藥、保健、飼料等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進一步拓寬了市場發展空間。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追求,綠豆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在年輕人群中,綠豆飲料因其清涼解暑、美容養顏等功效受到廣泛歡迎,市場前景廣闊。
近年來,我國雖在綠豆加工、開發利用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但是由于缺乏資金,對綠豆產品的原料加工特性、加工產品品質、功能性等相關方面的系統研究還非常欠缺。
報告對我國綠豆的行業現狀、市場各類經營指標的情況、重點企業狀況、區域市場發展情況等內容進行詳細的闡述和深入的分析,著重對綠豆業務的發展進行詳盡深入的分析,并根據綠豆行業的政策經濟發展環境對綠豆行業潛在的風險和防范建議進行分析。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想要了解更多綠豆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年版綠豆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