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水養殖行業概述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
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按養殖對象可分為: 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珍等,而以貝類、藻類最為普遍,蝦類次之;按集約化程度可分為:粗養、半精養、精養;按生產方式可分為:單養、混養 (如魚蝦) 和間養 (海帶和貽貝)。
海水養殖的優點是:集中發展某些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蝦類、貝類及棘皮動物(如刺參)等,生產周期較短,單位面積產量較高。
海水養殖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苗種、水產飼料、水產用藥、養殖用具等環節;中游為水產養殖環節,主要包括魚、蝦、蟹、貝、藻及觀賞魚等水生動植物養殖;下游主要為水產品加工及水產品流通環節。
二、海水養殖行業發展現狀調查
海水魚營養價值高,深受百姓喜愛,市場供不應求。我國海水養殖發展迅速,海帶、紫菜、貽貝和對蝦等主要經濟品種的發展尤為突出,帶動了沿海經濟的發展,成為沿海地區的一大產業。海帶養殖無論從養殖面積還是產量,世界第一,紫菜世界第二(第一是日本)。按照國際統計標準計算,中國已經成為海水養殖第一大國。
中國海水養殖已經形成大規模生產的經濟品種,魚類有梭魚、鯔魚、尼羅羅非魚、真鯛、黑鯛、石斑魚、鱸魚、大黃魚、美國紅魚、牙鲆、河豚魚等;蝦類有中國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墨吉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等;蟹類有鋸緣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貝類有貽貝、扇貝、牡蠣、泥蚶、毛蚶、縊蟶、文蛤、雜色蛤仔和鮑魚等;藻類有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江蘺和麒麟菜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隨著近年來全國多地發起保護生態環境、整治養殖污染的行動,沿海地區不少灘涂也被劃出禁養區,不少蠔排、蠔樁也被拆除,我國海水養殖面積逐年下降,由2015年的2317.76千公頃下降至2019年的1992.18千公頃。2020年來,養殖面積開始回升,到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面積為2025.51千公頃,同比增長1.5%。
從產量地區分布來看,2021年我國海水養殖產品產量中,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別為福建、山東和廣東,產量分別為5268029噸、5141394噸和3312352噸。
世界上的海水養殖系統,大多已進人半集約化或集約化養殖,餌料的投入和殘餌的生成是促成養殖自身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具體來看,蝦類養殖污染主要來自新生殘餌溶出的N、P營養物質,以及養殖排海水中大量的硫化物、NH4和懸浮固體,魚類除了殘餌以外,還包括魚類的糞便及其排泄物,這些物質中所含的營養物即N、P和有機質,對水體和底泥將產生富營養化影響。
生態環境部2022年1月12日公開《關于加強海水養殖生態環境監管的意見》,要求沿海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嚴格環評管理,實施養殖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監測監管和執法檢查。
三、海水養殖行業壁壘分析
我國海水養殖行業存在明顯的區域性,海水養殖對水域、氣候、生態環境的要求較為嚴格,海域環境將直接影響養殖水產品的口感、規格、品質。因此優質的水域資源對養殖、加工具有重要影響。整體來看海水養殖行業存在較高的資源壁壘、資金壁壘以及技術人才壁壘等。
海水養殖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海水養殖行業的市場規模、海水養殖市場供需求狀況、海水養殖市場競爭狀況和海水養殖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海水養殖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海水養殖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海水養殖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