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是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指除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谷類作物,其中谷類雜糧包括高粱、燕麥、小米、藜麥、蕎麥等,豆類雜糧主要包括綠豆、紅豆、豌豆等。
市場規模與增長
雜糧行業在中國占有重要地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雜糧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3504億元。而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指出,預包裝大米、雜糧、豆類及籽類行業市場規模從2018年的1505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208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8.5%。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雜糧生產國和出口國,但產業發展仍存在困境。此次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冰川介紹,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從1960年到2021年,全球谷物構成結構中,雜糧比例從30%下降到10%。“國人食用雜糧在食物消費結構中的比例也在逐步降低。1949年,我國雜糧產量約2000萬噸,約占糧食總產量的1/4。而從2022年的數據來看,我們的雜糧產量可能只占6.5億噸谷物中的1%。”
截至2022年3月底,全國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222.2萬家,其中包括雜糧種植在內的種植類合作社近110萬家。2021年,推介了內蒙古自治區林西縣榮盛達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坡地雜糧全產業鏈等一批典型案例,示范引領更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高雜糧產業組織化水平。
2018年以來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超過8億元,支持河北、山西、內蒙古、西藏、陜西等省(自治區)建設了以谷子、高粱、青稞等雜糧為主導產業的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農業產業強鎮17個。
雜糧消費趨勢
健康飲食的普及: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關注度提高,雜糧作為一種富含營養的食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
消費者購買習慣的變化:消費者購買習慣逐漸從購買散裝產品轉為預包裝產品,因為預包裝產品具有更好的便攜性、質量保障和新鮮度保持。根據數據,預包裝雜糧、豆類及籽類產品的市場規模占比從2018年的14.9%增長至2022年的19.4%
目前,很多輕食者、養生人群選擇雜糧產品,主要是雜糧有著優秀的營養價值,除了蛋白質,還有微量礦物元素、鈣、鐵等。在營養研發方面,姜元榮介紹,益海嘉里金龍魚此前曾與中國營養學會成立“區域食品營養創新平臺”和“全民營養科研基金”,以提升基礎營養研究綜合能力。還推出“科學主食公式”主食產品谷薯雜糧米,先后研發51優+蕎麥掛面、全麥粉等雜糧及功能性食品,將雜糧向營養健康化方向進一步發展。
為了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雜糧行業正在探索更多樣化的產品品類,如推出不同口味的預制雜糧、配上不同調料的粉狀谷物等。
由于雜糧作為傳統糧食食物的特殊性,令企業對產品質量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因此,企業在實施企業管理時也會加強企業內部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確保產品質量。
雜糧行業需要大力打造品牌,這是現代化產業發展的思路。各地目前都在打造區域品牌,企業也要打造雜糧品牌,讓暢銷品為產業贏得更多消費者。
隨著雜糧消費日趨家常化,不僅日常食用雜糧的人群在擴大,更多家常品類在與新品雜糧、混搭版雜糧、便捷雜糧包的競爭中重新受到青睞。預計雜糧行業的市場空間將繼續擴大,市場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
綜上所述,雜糧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消費趨勢積極向好,產品與市場細分明確,行業發展趨勢向好,市場預測樂觀。
想要了解更多雜糧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雜糧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