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糧品種多、富含多種礦質元素和維生素,具有糧藥兼用功能,營養特性得到廣泛認可,出現了“雜糧熱”的飲食時尚,市場對雜糧的需求也開始多樣化,消費群體也相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據醫學雜志《柳葉刀》2019年發布的全球飲食領域的一項大規模研究——195個國家和地區飲食結構造成的死亡率和疾病負擔,20%以上中國人死于“吃錯飯”,中國因為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癥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國中的第一名。而雜糧攝入不足的死亡歸因占比僅次于鹽攝入超標,高居第二位。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們對健康的重視,以及年輕人養生觀念的養成,使雜糧在食品消費市場受到歡迎。
雜糧通常是指水稻、小麥、玉米、大豆和薯類五大作物以外的糧豆作物。一些常見的雜糧包括糙米、燕麥、蕎麥、小米等。2022年的雜糧產量為983萬噸,較2021年的1042萬噸下降5.7%;豆類產量為2351萬噸,較2021年的1966萬噸增長19.6%;薯類產量(折干糧)為2978萬噸,較2021年的3043萬噸下降2.1%。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和消費結構升級,消費需求正從“吃得飽”向“吃得好”“吃得營養健康”轉型,消費者對健康營養更加關注,雜糧日益受到消費者追捧。人們對主食的訴求已經不再僅僅是吃飽,而是進階為“吃飽更要吃好”的狀態。在此背景下,諸如胚芽米、五谷雜糧、自熱料理等新興主食帶著各自的功能特點出現在大眾的餐桌上。
過去國內糧油市場基本以稻米、面粉等大宗谷物糧食交易為基礎,占比量較大,但目前已基本轉換成雜糧品種較多的狀況,這種變化主要是由消費需求的不斷變化推動而形成。有的批發商開始做自己的雜糧牌子或經營品牌雜糧,從以往粗放式的銷售模式走向品牌化、精品化的專業型道路。
雜糧品種眾多,大多不與主糧爭水爭地,且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微量元素含量豐富,是優化口糧結構、改善營養供給的重要品種,具有明顯的營養優勢和不可替代性。
與主糧相比,雜糧對耕地和水等自然條件要求不高,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北、青藏、西南五個區域,可以在田埂、溝邊、沙地、山坡、旱地等瘠薄土地上種植,這些地方種植主糧作物產量低,種植雜糧可以獲得相對較好的收益。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雜糧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顯示:
雜糧是中國傳統的出口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極受歡迎。近年來,受生產成本和價格等因素影響,中國小雜糧的生產量減少,出口額下降,而國內需求提升,進口量則在快速增長。
據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數據顯示,近年來,雜糧的進口量增加了80%。目前,中國雜糧在國際貿易中的格局由傳統出口大國、農業大國,轉變成以產品內銷為主、進口作為補充的模式。
國外優質的高粱、大麥、蕎麥、薏仁米、燕麥、藜麥等進入中國市場,將初步形成小雜糧市場的全球供應鏈。從全球供應鏈角度來看,中國小雜糧在農產品市場的貿易和未來發展前景看好。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方案(2024—2030年)》,在品種結構方面,按照“鞏固提升口糧、主攻玉米大豆、兼顧薯類雜糧”的思路,因地制宜發展馬鈴薯、雜糧雜豆等品種。這有利于進一步做大做強雜糧產業,拓展食物多元化供給渠道,為保障糧食穩定供應提供更多可能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雜糧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