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肉鴨行業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形成了從上游的種禽培育與商品代養殖,中游的屠宰與加工,再到下游的食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體系。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肉鴨出欄量42.18億只,產肉量僅次于豬肉、雞肉,是我國第三大消費肉類,在保障我國優質動物性蛋白質的有效供給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下游食品深加工方面,隨著食用方式、消費場景等方面的不斷豐富,已廣泛拓展到烤鴨、鹵鴨、煲湯、熟食、休閑零食、火鍋、預制菜等,為整個產業鏈帶來新的空間。
鴨肉作為一種營養豐富的肉類產品,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特別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高品質肉類的需求不斷增加,鴨肉以其獨特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受到青睞。未來隨著肉類需求供給結構、消費觀念及消費習慣的變化,我國肉類消費結構將逐步由傳統向方便快捷轉變、由追求數量向追求健康、個性、年輕化和功能性轉變,預計禽肉尤其是鴨肉將占據人們餐桌越來越大的比例。
根據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對全國23個水禽主產省(市、區)調查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水禽產業總產值2,172.41億元,同比增長2.54%。全年商品肉鴨出欄42.18億只,同比增長5.40%;肉鴨總產值1,263.69億元,同比增長5.04%。
肉鴨的養殖模式多種多樣,包括傳統的散養、半散養和現代的集約化養殖等。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養殖技術的進步,集約化養殖技術被廣泛應用,通過標準化飼養、自動化喂養和環境控制等手段,提高了肉鴨的養殖效率和產量。同時,生態養殖模式也逐漸受到關注,這種模式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符合現代消費者對綠色食品的需求。
近年來肉鴨養殖規模化水平持續提高,規模化養殖相比于小規模散養具有智能化水平高、標準化程度高、食品安全更可靠、生產效率高、管理效率高等優點。2023年6月,農業農村部印發《全國現代設施農業建設規劃(2023—2030年)》提出,2030年我國畜禽養殖規模化率將達83%以上。在政策推動下,不規范或無法承擔合規成本的中小企業將被淘汰出清,長期來看,規模化及標準化水平較高的規模企業面臨更大的發展機遇。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肉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餐飲企業降本增效和消費者對便捷食品的需求快速增加,市場對于預制菜肴的接受度不斷提升,這也將成為肉鴨行業重要的、新的增長點。此外,據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12月共計出口鴨肉相關商品93,972.82噸,同比增長16.71%。2023年,我國肉鴨出欄已超過40億只,是肉鴨生產第一大國,在滿足國內消費市場的同時,未來隨著鴨肉出口市場的持續開發推進也會給行業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未來肉鴨行業的發展趨勢將更加注重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同時加強綠色養殖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關注提高,企業需要重視產品質量管理,提供安全、健康的產品。此外,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商渠道將成為肉鴨養殖企業的重要銷售渠道之一,通過電商平臺拓展市場份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本研究咨詢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商務部、國家發改委、國家經濟信息中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海關總署、全國商業信息中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中國行業研究網、國內外相關報刊雜志的基礎信息以及肉鴨專業研究單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肉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