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鴨行業作為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呈現出穩健的發展態勢。
鴨在中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善于在水中覓食、嬉戲和求偶交配。鴨性情溫馴,膽小易驚,只要有合適的飼養條件,不論鴨日齡大小,混群飼養都能和睦共處,爭斗現象不明顯。公鴨的適配年齡鑒于品種不同有所差異,一般為5-8月齡,這期間公鴨精力旺盛,母鴨繁殖力也強,孵化期26-28天。
鴨有補虛、除熱、調和臟腑,使體內液體循環通暢的功效,可治小兒抽風,解丹毒,止熱痢,生肌斂瘡等疾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把野鴨馴化成家鴨的國家,在家養條件下,培育出許多品種。比如明代時,北京地區培育出一個優良品種,定名為“北京鴨”。此鴨頭大、頸短、體長背寬、胸肌豐滿,羽毛純白,嘴和腳呈橘紅色,不但外形好看,而且肉味鮮美,營養價值與雞肉相仿。但因鴨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其肉性涼,比較適用于體內有熱的人食用。同時鴨還是各種美味名菜的主要原料,其中以“北京烤鴨”和“南京板鴨”最負盛名。
肉鴨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育種、飼料、疫苗、獸藥等行業;中游為肉鴨養殖行業,主要品種有北京鴨、天府肉鴨、櫻桃谷鴨、狄高鴨、奧白星鴨等;下游為肉鴨的屠宰加工及各類消費渠道。
從養殖模式來看,傳統的戶外散養模式正在逐步向機械化、規模化的養殖模式轉變。這種轉變不僅提高了飼養效率和肉鴨的生長速度,還使得肉鴨養殖更加環保和可持續。同時,新型的養殖技術,如無土栽培、無公害環保養殖等,也在逐步被引進和應用,進一步推動了肉鴨養殖業的升級。
近年來,隨著我國肉禽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肉禽飼料產量也隨之不斷增長。2021年我國肉禽飼料產量為8909.6萬噸,同比下降2.9%。禽肉已然成為全球消費占比最高的肉類,幾乎所有國家的禽肉消費量都在不斷增長。具體來看,2021年全球肉類消費結構中,禽肉占比為39.7%,豬肉占比為34%,牛肉占比為21.4%,羊肉占比為4.9%。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肉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顯示:
隨著疫病被控制,豬肉需求量開始回升,加上2021年全球多地爆發禽流感疫情,使得肉鴨出欄量有所下降。2021年全球肉鴨出欄量約為60.6億只,同比下降8.5%。從出欄量地區分布來看,亞洲是全球肉鴨出欄量最大的地區,2021年出欄量占比達85%,其中我國肉鴨出欄量占比達68%,為全球肉鴨出欄量最高的國家。
我國是肉鴨生產和消費大國,蘊藏著品種豐富的肉鴨資源,其飼養區域主要是山東、江蘇、四川和廣東四省,這些地區江河縱橫、湖泊眾多,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具有肉鴨養殖的優良自然地理環境,2022年我國肉鴨出欄量約為40.02億只,2022年我國肉鴨產值約為1203.1億元。
網絡銷售在肉鴨養殖行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互聯網平臺,企業可以擴大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加銷售額。同時,與餐飲服務業等合作伙伴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也有助于肉鴨產品市場的穩定發展。
肉鴨行業市場發展現狀整體向好,但也需要在不斷創新和適應市場變化中尋求發展。企業需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品品質和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滿足消費者需求。同時,也需要關注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推動肉鴨行業的綠色轉型。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肉鴨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