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對海鮮產品的需求不斷增加,海水養殖作為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是海水養殖市場的主要參與者,其中中國是最大的海水養殖國家,擁有龐大的養殖基地和銷售網絡。
海水養殖是利用沿海的淺海灘涂養殖海洋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生產活動。包括淺海養殖、灘涂養殖、港灣養殖等。可從不同角度進行分類。(1) 按養殖對象可分為: 魚類、蝦類、蟹類、貝類、藻類、海珍等,而以貝類、藻類最為普遍,蝦類次之;(2) 按集約化程度可分為:粗養、半精養、精養;(3) 按生產方式可分為:單養、混養 (如魚蝦) 和間養 (海帶和貽貝)。
產業鏈方面,海水產品的養殖活動位于中游位置,上游主要涉及苗種、水產飼料、水產用藥、養殖用具等養殖所需品,下游則與水產品加工以及水產品流通渠道有關。
海水養殖的對象主要是魚類、蝦蟹類、貝類、藻類以及海參等其他經濟動物。海水養殖是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海水養殖歷史悠久,早在漢代之前,就進行牡蠣養殖,宋代發明了養殖珍珠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海水養殖發展迅速,海帶、紫菜、貽貝和對蝦等主要經濟品種的發展尤為突出,帶動了沿海經濟的發展,成為沿海地區的一大產業。
按照國際統計標準計算,中國已經成為海水養殖第一大國。中國海水養殖已經形成大規模生產的經濟品種,魚類有梭魚、鯔魚、尼羅羅非魚、真鯛、黑鯛、石斑魚、鱸魚、大黃魚、美國紅魚、牙鲆、河豚魚等;蝦類有中國對蝦、斑節對蝦、長毛對蝦、墨吉對蝦、日本對蝦和南美白對蝦等;蟹類有鋸緣青蟹、三疣梭子蟹等;貝類有貽貝、扇貝、牡蠣、泥蚶、毛蚶、縊蟶、文蛤、雜色蛤仔和鮑魚等;藻類有海帶、紫菜、裙帶菜、石花菜、江蘺和麒麟菜等。
海水養殖的優點是集中發展某些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蝦類、貝類及棘皮動物(如刺參)等,生產周期較短,單位面積產量較高。按養殖對象分為魚類、蝦類、貝類、藻類和海珍品等海水養殖,其中以貝、藻類海水養殖發展較快:蝦、魚類、海珍品養殖較薄弱。按空間分布分為圍塘、海涂、港灣和淺海等。按集約程度分為粗養(包括護養、管養)、半精養和精養,以粗養為主。
2022年,中國水產飼料產量為2525.7萬噸,同比增長10.15%。由于過度捕撈、環境污染等原因導致的海洋水產資源的減少,讓我國水產行業重心往養殖方面偏移,使得我國海水養殖行業產值規模穩步提升,2022年我國的海水養殖產值增至4638.84億元,較上年上漲7.8%。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顯示:
數據顯示,2022年的中國海水養殖行業養殖面積為2074.42千公頃,同比增長2.41%;其中的貝類養殖面積最廣,占了海水養殖總面積比例的61.24%。我國海水養殖產品產量整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的中國海水養殖行業產品產量為2275.7萬噸。細分來看,貝類產量為1569.58萬噸,藻類產量為271.39萬噸,甲殼類產量為195.25萬噸,魚類和其他類產品產量為192.56萬噸、46.92萬噸。海水養殖面積來看,遼寧和山東的海水養殖面積均在600公頃之上,遠高于其他省市。海水產品產量方面,山東、福建、廣東、遼寧和廣西位居前五,2022年的海水產品產量依次為556.1萬噸、547.8萬噸、339.7萬噸、339.3萬噸以及165.6萬噸。
海水養殖行業市場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問題。例如,初期投資較高,對資金和技術要求較高,這限制了部分企業的進入和發展。此外,行業的發展碎片化,以及政府對海水養殖行業缺乏規制性的政策,也影響了行業的穩定和發展。同時,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備受關注,需要加強監管和投入,以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海水養殖行業價值持續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這得益于市場需求的增長、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政府對海水養殖行業的政策支持。同時,海水養殖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和品質的不斷提高,也進一步推動了市場規模的擴大。
展望未來,隨著人們對優質水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技術的不斷進步,海水養殖行業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海水養殖行業也將更加注重生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推動行業的綠色轉型和升級。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海水養殖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