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清明假期,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體驗。“簪花圍”是蟳埔女簪發戴花的傳統民俗,已成為當地文旅IP頂流。除蟳埔簪花,還有福州游神、廣東潮汕英歌舞等。這些活動不僅現場人山人海,線上觀看播放量也數以億計。
近年來,民俗文化產業迅速嶄露頭角,成為一個獨立且迅猛發展的朝陽產業。它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且不容忽視。民俗文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獨一無二,一旦與經濟發展步調一致,便能激發經濟主體的熱情、主動性與創造性,進而催生出巨大的創造力,為經濟高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閑方式的多樣化,越來越多的游客傾向于選擇具有獨特文化魅力的民俗旅游目的地。因此,開發具有獨特魅力和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景點和線路,提供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體驗活動,將成為民俗文化市場的重要發展方向。
在如今各地旅游規劃中,民俗文化越來越受重視,通過展現民俗文化來提升農業旅游、觀光游的內涵以及文化特色。通過對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進行精選和加工,激發人們前來觀賞民俗、了解文化。
民俗旅游是一種以體驗不同地區、民族的風俗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游業的一大亮點。
民俗旅游的興盛源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思想的轉變,我國是一個擁有眾多民族的國家,而各個民族在歷史的發展中,留下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民俗民風。今天,人們漸漸認識到每一種文化都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帶著這種崇拜心理、求知心理,人們紛紛踏上了了解民俗文化的道路,民俗旅游也因之而興盛起來。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地區、各民族都有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為民俗旅游提供了廣闊的資源基礎。近年來,各地積極開發和利用民俗文化資源,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和影響力的民俗旅游產品,如非遺旅游、紅色旅游、鄉村旅游、節慶旅游、民宿旅游等,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旅游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民俗旅游產品也不斷創新和升級,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智能化、互動化等,提升了民俗旅游的體驗感和吸引力。
民間民俗作為地域人文,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與文旅的深度融合,其形態日益豐富,從鄉村到城市,從景區到度假區,再到街頭巷尾,無處不展現著生活的煙火氣,為游客提供了更為沉浸式的體驗與深度的文化消費。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民俗旅游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
這一發展過程中,民俗旅游的收益渠道不斷拓寬,從風土美食到風情旅宿,從文化演藝到節事活動,再到文創購物,形式多樣,成為提振地方文旅消費的關鍵力量。
我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發展民俗文化旅游,而在開展的過程中,更是有一些民俗旅游項目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成為華夏文明的有力見證,延續并述說著千年的民族歷史。民俗旅游發展至今,已經初具規模,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當屬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布依族的“查白歌節”等等,這些節日都吸引了國內外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并對當地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2024年“五一”假期,全國文化和旅游市場總體平穩有序。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1668.9億元,同比增長12.7%,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3.5%。在鞏固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的關鍵時期,保持旅游市場熱度并帶動相關領域持續發展,對于推動擴大消費、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民俗旅游市場需求日益旺盛,民俗旅游產品供給也不斷豐富和創新,民俗旅游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和前景。
報告對中國民俗旅游行業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進出口貿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民俗旅游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民俗旅游行業將面臨的挑戰、行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國際民俗旅游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民俗旅游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民俗旅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民俗旅游行業發展態勢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