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宏觀環境深刻變化和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洶涌而來的背景下,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加強對科技型企業進行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務,被上升到越來越重要的高度。
科技保險是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推廣等科技活動以及科技活動主體,提供風險保障和資金支持等經濟行為的統稱。
運用保險工具作為分散風險的手段,對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在研發、生產、銷售、售后以及其他經營管理活動中,因各類現實面臨的風險而導致科技企業或研發機構的財產損失、利潤損失或科研經費損失等以及其對股東、雇員或第三者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現實傷害而應承擔的各種民事賠償責任,由保險公司給予保險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保險保障方式可以稱為科技保險。
從特征和功能的視角來分析,科技保險主要功能在于降低科技創新風險和彌補創新失敗后的風險損失。由于高科技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常常伴隨著各種可能導致企業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的風險,投保科技保險后,保險公司能夠賠償原本應當由企業自行承擔的各種民事責任風險損失。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科技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科技保險在科技保險公司的推動下,為科技企業提供保障,如太平科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科技保險公司的成立,能使高投入、高風險的高科技創新產業,以及相關活動出現損失后獲得補償,可使更多的資金和人才在發展我國科技事業中充分發揮作用。科技保險業務劃分為向科技活動風險提供保障的保險業務、為科技活動主體提供保障的保險業務。
此外,科技保險也為保險消費者提供高效、個性定制的創新產品和保障方案。例如,大數據獲客、智能保顧、智能風控與反欺詐、自動理賠、開放式運營平臺、定價等典型應用場景,為保險消費者提供更高效、個性定制的服務。
當前,科技自立自強已被賦予國家發展戰略支點的功能,發展科技保險適逢其時。服務實體經濟、支持科技創新既是保險業職責使命之所在,也是自身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轉型升級發展之所需。
在實際應用中,科技保險也在為科技企業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資金融通等服務,分散科技創新風險。比如,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分公司和南京方生和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在南京簽署協議,由方生和醫藥通過中國人保為其控股子公司南京曜生和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的差異化仿制藥項目進行投保,正式開展“科技項目研發費用損失保險”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科技保險險種約20余個,覆蓋科技企業產品研發、知識產權保護、貸款保證等多種風險。根據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數據,2017年至2020年的4年間,科技保險為相關企業和機構提供風險保障超1.79萬億元,累計支付賠款超22.63億元。而這一數據遠未覆蓋我國科技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2023年,上海財險業為50家孵化器科技園區中295家入駐企業提供風險保障近3000萬元,同時積極推進知識產權保險產品和服務創新,全年為上海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承保專利數量3559件,為制造業、信息技術及生物醫藥等企業提供各類知識產權保險908單,提供風險保障超3億元。
相較于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趨勢和科技企業多樣化、個性化的風險管理需求而言,國內科技保險發展程度、服務深度、專業化水平均顯不足。數據顯示,在機構設立方面,我國財險公司分支機構逾4萬家,但專業經營科技保險的分支機構不足30家,法人層面專業科技保險公司僅有1家;在風險保障額度方面,2017至2020年,科技保險為相關企業和機構提供風險保障額度僅占全國財險總保障額度的萬分之0.8。究其原因,在于科技保險產品服務供需適配性不夠契合,政策激勵引導措施尚需優化完善。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簡稱《方案》),其中提到的科技保險服務創新舉措獲得金融市場高度關注。《方案》提出,要促進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提升科技保險服務質效,依托上海保險交易所,依法合規開展保險產品、技術、模式等方面探索,按市場化原則深化科技保險風險補償機制試點。
在《方案》發布不久前,金融監管總局還發布了《關于加強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持續推動健全適應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的金融體系,加快形成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科技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