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流程與運營部總經理吳雁萍介紹,2023年以來,國壽壽險在多個省份試點“全流程無人工理賠”,人工作業時間縮短超90%,試點地區自動通過賠案比例達到5%至15%。2023年,國壽壽險的理賠直付賠案量超過727萬件,賠付金額近50億元,最快可達秒級理賠。所謂“秒級理賠”,即客戶出院結算醫療費用時,通過醫保和商業保險的數據直連,保險金實時計算并完成給付,直接抵扣醫療費。
以國壽壽險推出的“重疾一日賠”為例,申請重大疾病賠付且符合條件的客戶,一個工作日內可完成理賠處理,實現“確診即可賠”。目前,“重疾一日賠”已覆蓋了重大疾病賠付中占比最高的惡性腫瘤和部分心腦血管疾病。2023年國壽壽險“重疾一日賠”賠付24.4萬件,賠付金額近112億元,符合標準的重大疾病賠案中,近95%賠案可以一日賠付。
為確保科技保險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科技保險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科技保險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與其他的財產保險品種不同的是,科技保險既可以賦能科技創新,為科技企業提供風險分擔和資金支持,又可以助力科技發展,為社會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保障。近年來,科技保險在科技企業較為集中的城市已經取得了突出成果。例如,2023年上海財險業共為各類科技型企業提供保單數量超過40萬件,提供風險保障3.1萬億元,為各類科技創新活動提供風險保障超過5300億元。
近年來,在政策引導下,保險業持續創新科技保險產品,加大對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科技保險險種30余個,覆蓋科技企業產品研發、知識產權保護、貸款保證等多種風險。
目前,中國太保對上海科創中心基金、國投科技轉化基金等科技創新方面的私募基金的投資額度已達到50多億元。
隨著保險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互聯網渠道購買健康險產品。互聯網渠道銷售保險產品理賠效率如何?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2023年互聯網產品為約50萬客戶提供了89萬次理賠服務,總賠付金額超60億元。互聯網業務線上理賠率達98.38%。2023年互聯網業務實際賠付案件最快結案僅42秒。
人保健康運營總監孔迎紅表示,近年來,健康險公司通過科技創新持續提升客戶理賠體驗。人保健康不斷推動理賠申請線上化,同時針對客戶的理賠慢、理賠難問題,強化科技應用、優化規則流程,科技賦能從報案受理到結案支付全流程,互聯網業務理賠報案前端應用疾病查查、醫院查查、補充告知、理賠智能助手、就醫材料管家等智能工具,推出2日快賠、報案前置等服務,理賠系統運用OCR、AI智能相機、智能核賠、風控模型等智能工具輔助人工審核,理賠質效顯著提升。
科技保險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金融科技的發展是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傳統金融業務的結合,在合理應用數理模型與算法能力的基礎上,實現對于數據與計算資源的整合及充分應用。金融科技的廣泛應用不僅在業務層面完善了機構的風險管理策略、提升精準營銷能力,并且通過改進業務辦理環節與展現形式,以豐富的內容與交互方式服務用戶,全面提升用戶的金融業務辦理體驗。與此同時,前沿技術的影響力也通過金融服務的方式傳導至實體經濟,企業不僅在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提升了自身基礎技術應用與數據治理能力,也在金融機構科技賦能的背景下獲得了性價比更高、流程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極大的降低了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融資周期,實現以技術推動金融業與實體經濟間的產融結合,助力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新目標的達成。
如今國內金融科技行業已從“立梁架柱”邁入“厚積成勢”的新階段,與之前強調技術層面的提升不同,新階段的金融科技行業將更加重視技術與業務的交融共振,如何從業務視角探尋金融機構的技術需求、真正實現以業務需求驅動技術應用、以技術應用優化業務流程成為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的進階目標。這不僅考驗金融機構在面對數字化、科技化轉型的應變協同能力,更是對國內金融行業IT技術服務商的大考驗。在原有模式下,傳統的技術服務商普遍以技術水平提升與新技術創新應用為驅動,企業的核心價值更多的體現在產品技術層面,對于特定的業務流程及場景應用的關注度不高。
更多關于行業未來投資前景規劃及相關數據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科技保險行業發展趨勢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