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申請量共突破400萬份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18日24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和置換更新補貼申請均突破200萬份,兩者合計超過400萬份。10月份,乘用車零售量226.1萬輛,同比增長11.3%;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119.6萬輛,同比增長56.7%。
截止目前全國所有省份均已出臺并落實汽車置換補貼政策,同時推出強力的購車促消費政策,單車補貼金額均較為可觀,由此為車市帶來新一波增長動力。
隨著國家報廢更新政策及各地方以舊換新置換政策在10月全面發力,大力拉動車市增長,疊加“十一”黃金周效應,10月車市呈高速增長態勢,“銀九金十”效果顯著。近期股市上漲和樓市企穩等宣傳,對居民資產端恢復效應顯著,長期向好的股市必然也為車市帶來持續增長的動力。
乘用車行業是汽車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注于設計、制造和銷售主要用于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或臨時物品的汽車,包括轎車、MPV、SUV等多種車型。
數據顯示,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70.6萬輛和27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7%和10.7%。1-10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34.9萬輛和2143.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和3.7%。
根據中汽協披露的數據,2024年10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104.1萬輛,而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為124.8萬輛,實現反超;1—10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為904.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828.8萬輛。
2024年1—10月,傳統燃料乘用車國內銷量比上年同期減少233.2萬輛,同比下降20.5%。而同期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銷量則同比增長38.6%。
10月乘用車市場呈現哪些特征?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分析,10月乘用車市場呈現以下特征:
一、10月零售、批發、生產、出口全面創出當月歷史新高,其中出口拉動批發創出有數據統計以來的各月歷史新高;
二、10月新能源零售環比9月增長6.4%并持續創出新高,這是新能源爆發式增長的表現,體現出市場對國家報廢更新和以舊換新“雙新”政策的良好反饋,而且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4個月突破50%,在10月一般是新能源滲透率偏低的傳統車消費月份,但今年10月新能源滲透率也達到了52.9%,較2023年10月增15個百分點,新能源滲透率繼續創新高;
三、價格戰趨穩,7-10月降價促銷明顯少于2-4月的頻次,10月的傳統燃油車促銷較9月小幅收縮;
四、新能源出口仍保持較好增長態勢,10月新能源出口同比增長10.4%,環比增長13.7%,較1-10月出口增速27.7%稍有回落;
五、批發與零售走勢均較強,廠商總體庫存仍處下降,流通生態趨穩;
六、10月高低兩端細分市場增長較好,國家以報廢更新拉動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增長,彌補了季節性波動曲線,地方置換補貼拉動中高級細分市場增長較好。
七、爆款車型銷量持續突破,10月乘用車批發銷量超兩萬輛的車型有28個(上月23個),其中10月比亞迪宋突破10萬。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分析:
乘用車不僅是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可以是私家車,即私人購買并擁有使用支配權的車輛。在國內,乘用車市場擁有眾多知名品牌,如紅旗、長安、吉利、長城等國內品牌,以及奔馳、寶馬、奧迪等國際品牌。這些品牌提供了豐富多樣的乘用車選擇,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乘用車市場前景展望
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汽車列入家庭消費的重要部分,乘用車不再僅僅被視作交通工具,也成為人們展示個人品味和生活品質的重要象征。因此,在購車時,消費者更加注重乘用車的外觀設計、駕駛體驗、智能科技配置等方面的品質和差異化。隨著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技術的不斷發展,乘用車行業正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能駕駛技術能夠提高駕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而智能網聯技術則能夠讓乘客在車內享受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務。這些技術的應用將進一步提升乘用車的競爭力。
在銷售手段方面,各企業紛紛采用降價促銷、金融貸款、置換補貼等方式來吸引消費者。同時,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線上渠道進行營銷和推廣,如社交媒體營銷、短視頻營銷等。
中國汽車市場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具有巨大的市場容量。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用車市場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出口市場的擴大和全球化進程的加速推進,中國乘用車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全球化競爭。各車企需要不斷提升自身品牌影響力和產品質量水平,以在國際市場上贏得更多份額和認可。同時,也需要加強與國際車企的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乘用車行業的全球化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乘用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報告結合乘用車行業的背景,深入而客觀地剖析了中國乘用車行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規模和競爭格局;分析了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行業競爭格局、產品的市場需求特征、行業領先企業的經營情況、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與前景;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5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準確地把握整個行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