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勘探,即航空地球物理勘探,簡稱航空物探,是一種利用裝有專門探測儀器的飛機或直升機,在空中測量地球各種物理場(如磁場、電磁場、重力場、放射性場等)變化的物探方法。這種方法通過探測地下地質構造和礦產資源的地球物理特性,從而了解地下地質情況和礦藏分布狀況。
航空勘探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覆蓋面積廣等優勢,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大面積地區進行連續的測量,包括那些地面難以通行的地區,如沙漠、森林、海洋和高山區等。它不僅可以用于礦產資源勘探,還可以應用于地質調查、環境監測、災害預警等多個領域。
上游設備與技術研發:航空勘探產業鏈的上游主要包括飛機或直升機平臺、地球物理探測儀器等設備的制造,以及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算法等關鍵技術的研發。這些設備和技術是航空勘探的基礎,其性能直接影響勘探數據的精度和可靠性。
中游勘探服務:中游環節則聚焦于勘探服務的提供,包括航空測量、數據采集、現場監控等。勘探服務提供商利用上游的設備和技術,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勘探服務,滿足礦產資源勘探、地質調查、環境監測等多方面的需求。
下游數據處理與應用:下游產業鏈則涉及數據處理與解釋,即將采集到的原始數據經過專業處理和分析,轉化為有價值的信息,并應用于礦產資源評估、地質研究、環境監測等多個領域。
2024年航空勘探行業市場需求分析及未來發展戰略
據不完全統計,現實社會活動中超80%與地理信息有關。在大數據時代,基于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技術發展的大數據技術將對地理信息服務業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產生全方位的影響,引起地理信息服務業產業鏈結構的調整。
隨著全球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對礦產資源需求的不斷增加,航空勘探作為礦產資源勘探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市場需求也呈現出增長態勢。同時,環境保護和災害預警等領域對航空勘探技術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自然資源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統計年報》顯示,2023年,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資金200.72億元,同比增長7.7%。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航空勘探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在2023年的全國非油氣地質勘查投入資金中,中央財政占總量的23%,同比增長10.6%;地方財政占總量的42.4%,同比增長0.7%;社會資金占總量的34.6%,同比增長15.5%。資金主要投向礦產勘查,基礎地質調查,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與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地質科技與綜合研究以及地質資料服務與信息化等領域。
年報顯示,2023年,地質資料服務與信息化投入資金同比增長10.6%。其中,中央財政投入同比增長 18.5%。地質資料資源積累進一步豐富,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各級館藏機構以多種形式開展“服務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題服務。
近年來,隨著傳感器技術、數據處理算法、飛行控制系統等關鍵技術的不斷升級,航空勘探的精度和效率顯著提高。高精度傳感器和先進的數據處理技術使得航空勘探能夠更準確地揭示地下地質構造和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
國家在《“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提出,打造全球覆蓋、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航空勘探的商業化進程將不斷加速。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航空勘探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