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了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受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及洪澇災害影響,業務需求和物流活躍度有所放緩,物流景氣指數小幅回落,但保持在景氣區間。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1%,環比回落0.6個百分點。分項指數中業務總量指數、新訂單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和業務活動預期指數處于擴張區間。
近年來,中國物流行業規模持續增長。物流是集現代運輸、倉儲、保管、搬運、包裝、產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體的綜合性管理,是溝通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廠商、批發商、零售商、物流公司及最終用戶的橋梁,是商品從生產到消費各個流通環節的有機結合。
物流是制造商生產經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生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管理手段的不斷加強,企業在可控的生產過程內降低成本的空間越來越小,可采用的手段越來越少。而在生產之外的采購、運輸、倉儲、包裝、配送等環節卻有很大潛力可挖。所以,積極采用先進的物流模式和物流技術來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繼降低人工成本和生產資料消耗成本之后的又一重要經營手段。
中國產業正在形成供應鏈體系,如鋼廠與廠之間,整車廠與配件廠之間,生產廠與分銷商之間正在逐步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支撐這些合作關系的是物流與配送的服務。整車及其零部件的物流配送是各個環節必須銜接得十分平滑的高技術行業,是國際物流業公認的最復雜、最具專業性的領域。
研究發現,目前中國城市物流競爭力前十位的城市依次為:上海、廣州、深圳、北京、重慶、武漢、天津、成都、鄭州、南京。前十強中,中西部城市占據四席,反映出“雙循環”新格局下內陸地區的物流勢能提升,帶動一批對內對外雙開放的物流樞紐崛起,在區域產業鏈中發揮引領作用。從全國格局來看,中國區域物流格局正進入以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深圳、武漢、成都-重慶等為核心的“五極”時代,五個城市頂點構成的“鉆石結構”串聯中國物流體系。
根據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167.4萬億元,同比增長5.8%。這一數據表明,物流行業在經濟運行中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運輸、倉儲、流通加工和配送等細分領域均保持增長態勢。其中,運輸物流和倉儲物流仍是物流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占比分別為55.6%和22.5%。
物流行業市場競爭激烈,尤其是公路運輸市場。為了爭奪市場份額,物流企業紛紛采取降價策略,導致毛利率持續下滑。同時,隨著數字化轉型的加速,物流企業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進行技術升級和人才培養,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物流企業不斷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模式。例如,電商物流、冷鏈物流、跨境物流等細分領域快速發展,為物流企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同時,物流企業還通過提供定制化服務、加強供應鏈協同等方式提升競爭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物流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中國物流市場結構呈現出高度分散和競爭激烈的特點。公路、鐵路、水路和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并存,但市場集中度較低,尤其是公路運輸市場,個體戶占比高達80%。不同地區物流發展水平存在差異,東部地區物流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西部地區則相對滯后。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西部地區物流市場潛力逐步釋放。
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例如,減稅、降成本、助企紓困等政策不斷顯現效果,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同時,完善現代物流體系、調整優化運輸結構等政策措施,促進物流業提質降本增效。國家層面制定了《“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等規劃文件,明確物流行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這些規劃文件為物流基礎設施建設、資源整合和產業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
世界已進入到全球連接的時代,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未來,更應牢牢把握全球化和國際格局變化的新特點,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構建全球物流和供應鏈服務體系。中國物流市場規模逐漸廣大,供應鏈的成熟與否決定著社會生產制造的運營成本,是實現物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重點。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恢復和消費升級的推動,物流行業市場需求將保持增長態勢。預計未來幾年,物流行業將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在數字化轉型、綠色發展和供應鏈協同等趨勢的推動下,物流行業將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通過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提高物流運作效率和服務質量,降低物流成本,提升行業競爭力。綜上所述,物流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規模持續增長、市場結構高度分散與競爭激烈、數字化轉型加速、綠色發展推進和供應鏈協同加強等特點。未來,物流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并向高質量發展方向邁進。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物流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