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應急產業與提升應急能力是相互促進的,既是發展新興產業,也能推動能力建設。應急產業是國家鼓勵發展的產業。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時,如何將物品在安全的前提下更快地送達給消費者,保障應急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暢通,成為難題。
應急物流是指為應對嚴重自然災害、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軍事沖突等突發事件而對物資、人員、資金的需求進行緊急保障的一種特殊物流活動。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學者Carter W.N提出,他通過研究全世界范圍內的大部分自然災害后,指出應急救援物資按類別進行有效管理,從而合理地分配救災物資并及時送達災區的重要性。
應急物流的運作涉及多個環節,包括應急物資的采購、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配送、回收和信息處理等功能性活動。在應急物流體系結構上,通常包括應急物流指揮中心、應急物流供應鏈和應急物流信息管理中心等組成部分。這些部分相互配合,共同構成一個高效運轉的應急物流系統。
我國自然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分布頻率高,亟待加強基層的防災減災救災和應急避險能力。提升應急能力和發展應急產業可以雙贏,應急能力與應急產業緊密相連。
近年來,隨著自然災害、公共衛生事件等突發事件的頻發,應急物流需求顯著增加,推動了行業市場規模的擴大。為了加強應急物流體系建設,中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為應急物流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應急物流的發展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持。近年來,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應急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了一批現代化的應急物資儲備庫、救援中心和運輸網絡,提高了應急響應的速度和效率。
2022年,國務院推出我國應急管理領域首個五年規劃《“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形成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中國特色應急管理體制,建成統一領導、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能力體系。”應急物流尤其需要跨部門協同,該規劃也明確提出到2035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應急管理新格局”。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應急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
疫情期間的經驗表明,面對突如其來的龐大物資需求與不可預測的外部沖擊,構建并依托專業的供應鏈管理和高效物流體系顯得尤為關鍵。隨著社會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與實力的顯著增強,眾多企業已積極投身于應急物流體系的構建與完善之中。
目前,我國不僅坐擁一批規模宏大、實力雄厚、網絡覆蓋廣泛的中央直屬大型國有運輸企業作為中流砥柱,同時,以菜鳥網絡、順豐速運、京東物流等為代表的民營物流巨頭也展現出非凡的創新能力與責任擔當。這些企業充分利用人工智能、5G通信等前沿科技,以及無人機配送、自動化分揀等智慧物流裝備,不僅極大地提升了應急物流的響應速度與效率,更在專業化運作層面樹立了行業標桿,彰顯了技術賦能應急物流的顯著優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應急物流行業的國際合作將不斷加強。通過與國際組織、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應急物流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應對跨國突發事件,提高全球應急物流的協同能力和效率。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應用,為應急物流行業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這些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應急物流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應急響應的精準度和時效性。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應急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未來投資戰略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