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當地人口規模、消費需求、農產品市場基礎、服務半徑等因素的影響,具有顯著的區域性特征。由于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區域性輻射和城市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各區域間競爭程度不同。總體看來,北京、上海、天津、廣州等東部地區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而在遼闊的西部地區,如黔北、川西南等地區,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投入建設較少,競爭相對較小。
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屬于農貿流通領域,上游連接農產品(含初級農產品)生產者,下游服務于終端消費者,因此上游農業現代化帶來的農產品供應增長和下游終端消費需求的增長均會有效拉動農產品流通總量的持續增長。我國農產品品類齊全但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因此線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仍是農產品流通的主要渠道。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
農產品生產是批發產業鏈的起點,包括農作物的種植、畜牧養殖、水產養殖等。這一環節受到氣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政策、技術、市場等因素的制約。農民或農業生產者通過種植或養殖獲得農產品,并準備將其出售。
農產品批發是產業鏈的核心環節,主要包括農產品的收購、儲存、分級、包裝、運輸和銷售等過程。農產品批發市場作為中心環節,連接了上游生產者和下游零售商或消費者。
另外。批發商負責將農產品從生產地運輸到銷售地,這需要選擇合適的運輸方式和路線,以確保農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受損失和污染。
銷售:批發商將農產品銷售給零售商、餐飲企業或其他消費者,完成農產品的流通過程。
農產品經過批發商的流通后,最終進入零售環節,由零售商或消費者購買并消費。零售商包括超市、農貿市場、便利店等,他們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進行銷售。
2022 年度大豆產量 2,029.00 萬噸,比上年增加 389.00萬噸,增長 23.70%。油菜種植面積 10,902.00 萬畝,增加近 400.00 萬畝,花生、油葵等面積保持穩定,2022 年度油料產量 3,653.00 萬噸,增長 1.10%。果菜魚供給充足,蔬菜面積產量穩中有增,水果量足質優。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2022 年度豬牛羊禽肉產量 9,227.00 萬噸,比上年增長 3.80%;其中:豬肉產量 5,541.00 萬噸,增長 4.60%;牛肉產量 718.00 萬噸,增長 3.00%;羊肉產量 525.00 萬噸,增長 2.00%;
禽肉產量2,443.00 萬噸,增長 2.60%;禽蛋產量 3,456.00 萬噸,增長 1.40%。未來,農產品供給結構持續優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不斷加強,農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農產品供應量持續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2023 年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9,218.00 元,較上一年增長 6.33%,人均消費支出為 26,796.00 元。近年來,在工業化和城鎮化快速推進的同時,我國農業發展也逐步進入新階段,呈現出農產品供需兩旺的發展態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農產品消費的增長。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地理、氣候相對復雜,各地農產品在品種、品質、口感、采收上市時間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差異,具有品類齊全但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的特點,農產品的交易形成了小生產、大流通的格局。一方面,區域市場農產品采收時間相對集中,導致了銷售需要面向更大的市場。
另一方面,我國農產品生產具有農戶生產分散、大規模機械化效率相對較低的特點,導致農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由于農產品品類齊全但標準化程度相對較低的特點,為滿足各地消費者差異化的消費需求,需要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集散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國外的農副產品。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現代物流等新技術在農副產品流通領域的不斷應用,農副產品高效流通成為數字化和信息化應用領域的重要課題。以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為中心的農副產品全供應鏈體系,能夠有效幫助市場搭建城市農副產品消費數據平臺,依據平臺建立起可信度高的全鏈條農副產品安全追溯流程,通過數據分析指導進行上游產地直采與下游保障城市農產品供應,指導市場的規范化管理與運營,將線上與線下融合的市場充分完善,實現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市場數字化和信息化等智慧化發展。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農產品批發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和整合越來越緊密,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體系。
農產品批發逐漸實現電商化,通過線上平臺進行交易和配送,提高了交易效率和便捷性。
另外,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農產品批發產業鏈需要注重綠色化和可持續化的發展,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農產品批發市場深度全景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