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輪胎市場消費量整體波動中保持長期向上增長趨勢。輪胎的消費市場分為兩類:替換市場和配套市場。替換市場也叫后裝市場、售后市場,主要與汽車保有量、換胎頻率等因素有關;配套市場也叫前裝市場,主要與汽車產銷量有關。2003-2023年,替換市場在全球輪胎消費量中的占比保持在73%左右,占據了輪胎市場絕大部分江山。因此,全球輪胎消費量總體上跟隨汽車保有量的增長而呈現增長趨勢。據米其林統計,全球輪胎消費量從2003年的11.03億條增加到2023年的17.86億條,年均復合增速達到2.44%。(注:此處輪胎指的是半鋼胎和全鋼胎。)
圖表:全球輪胎消費量(百萬條)
資料來源:米其林年報
按結構來看,半鋼胎替換市場以及歐美地區是全球輪胎消費的主力。基于半鋼胎、全鋼胎的比例和原裝市場、替換市場的比例,細分來看,半鋼胎替換市場是全球輪胎消費的主力市場,2023年消費量達到11.56億條,其次分別是半鋼胎原裝市場(4.18億條)、全鋼胎替換市場(1.65億條)、全鋼胎原裝市場(0.47億條)。從地區來看,根據米其林的統計,歐美地區是全球輪胎消費較為集中的區域,2023年歐洲、北美消費量分別占比27%、24%,其次是中國占比18%。
歐美地區輪胎消費總體上較為成熟,在穩定中有所增長。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2020年疫情前后的年份以外,歐洲、北美地區的輪胎消費量基本上穩健增長,并且消費結構較為成熟,替換市場占比在80%左右。
亞洲地區的輪胎消費仍在發展中。伴隨著本土汽車工業的發展,亞洲(含中國、不含印度)的輪胎消費量處于波動中增長的趨勢,從2011年的4.3億條增長至2023年的5.7億條。中國是亞洲的輪胎消費主要力量,2023年占比達到57%,消費量達到3.3億條。此外,亞洲地區替換市場占比在60%左右,這一水平低于歐美地區,我們認為這主要體現了亞洲地區本土汽車工業仍在發展中以及亞洲是汽車生產銷售集中地的特性,未來亞洲的輪胎消費有望繼續增加。
南美和印非中東地區總體上波動中增長,并且在疫情后反彈較為迅速,2023年消費量創下新高。南美和印非中東地區的輪胎消費結構和歐洲、北美略有差異,2023年南美、印非中東地區的全鋼胎消費量占比分別為16%、19%,而歐洲、北美分別為7%、9%,我們認為兩地區存在銅、鐵、鋰等礦產資源,疫情后全球上游資源價格中樞抬升的趨勢有利于全鋼胎需求的恢復;此外,南美和印非中東地區的經濟和汽車產業仍處于發展中狀態,人均汽車保有量較低,半鋼胎的需求也隨著汽車的普及、汽車保有量及汽車銷量的增加而有增加趨勢。
亞洲(中國)是全球輪胎產能的主要分布區域。據輪胎商業,截至2024年初,全球輪胎產能接近50億條(包含乘用車及輕卡輪胎、卡客車胎、非公路輪胎、兩輪車胎等),其中79%的產能位于亞洲,9%位于歐洲,8%位于北美。據TireBusiness,截至2024年2月,全球頭部的16家輪胎企業(2022年銷售額占全球的73%)在全球的42個國家或地區設立了281個工廠,其中,亞洲、歐洲、北美的輪胎工廠數量較多,分別占比48%、23%、19%;坐落于中國大陸的工廠數量最多,共有46個輪胎工廠,占比16%,美國有38個工廠,占比14%,印度、日本、泰國分別占比9%、8%、5%,其他地區的輪胎工廠數量占比不到5%,多個地區僅有1座輪胎工廠。
我國輪胎產能大,且近十年呈現增長趨勢,開工率有所下降。我們根據輪胎產量和開工率的數據推算出了我國輪胎產能。2013-2022年,我國半鋼胎、全鋼胎產能CAGR分別為7.25%、5.46%。2022年我國半鋼胎產能8.56億條,產量5.11億條,占全球消費量的33%,開工率為60%;我國全鋼胎產能2.38億條,產量1.24億條,占全球消費量的59%,開工率為52%。伴隨產能的增長,我國輪胎開工率總體呈現下降趨勢,2022年我國半鋼胎、全鋼胎開工率分別比2013年下降21.25pct、20.42pct。
內資為主,山東是輪胎大省。2022年我國共有約80個輪胎生產企業集團,規模以上外胎生產工廠約156家。按照企業性質來看,半鋼胎生產廠家中,外資18家,內資37家;全鋼胎生產廠家中,外資9家,內資44家。外資企業產能分別占半鋼胎、全鋼胎總產能的35.6%、10.2%。按照企業地域分布來看,山東地區產量分別占半鋼胎、全鋼胎總產量的47.6%、52.3%。
全球輪胎的貿易趨勢:歐美是主要進口地區,中國是出口大國。從全球各地區的輪胎供需情況來看,中國是全球的輪胎出口大國;歐美地區自身消費量大、且自身產能不足,歐洲、北美的輪胎產能是自身半鋼胎和全鋼胎消費量的84%、82%,再考慮到輪胎開工率可能低于100%,歐美存在一定的進口需求,因此,歐美是全球輪胎進口的主要地區。除此以外,非洲、中東等地區也有一定進口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