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受到“疫情影響導致大眾心理在經濟、家庭、社會環境等緊迫壓力上升”的邏輯催化,心理健康賽道的節奏有了明顯的加快。
心理狀態,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評價人體健康的四大指標之一。隨著社會節奏的加快加之疫情影響,人們面臨著家庭、工作、生活、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多重壓力。專業稱職的心理咨詢,不但可以緩解心理困擾,還可以給職業人群進行心理減壓,對大眾的心理健康促進大有裨益。
心理健康需求猛增
衛生部數據顯示,我國14億人口中,預計有1.9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或心理障礙。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2023年發布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我國國民抑郁風險檢出率為10.6%,焦慮風險檢出率為15.8%。在成年人群中,18—24歲年齡組的抑郁風險檢出率達24.1%,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
不止中國,其他國家的心理健康需求也在猛增。美國最大的商業醫療保險公司聯合健康集團稱,2022年以來,接受心理咨詢服務的人數比例上升了兩位數,這種轉變代表著一種長期變化。人們越來越渴望在行為健康問題上尋求幫助,但現狀是精神衛生保健服務的缺口持續存在。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美國一項針對39個州117個城市的調查顯示,由于藥物濫用問題、新冠疫情和經濟下行,美國人的心理健康危機日益惡化。97%的受訪市長稱,過去兩年,他們所在城市對心理健康服務的需求有所增加,88%的市長表示,他們缺乏解決危機的資源。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心理保健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分析:
需求的猛增也讓資本關注到這一龐大市場。有媒體統計,從2020年開始,中美諸多心理領域的初創企業相繼獲得融資。從2020年開始,我國心理健康領域共完成80多起融資,在2023年上半年,美國就有5家心理健康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
中國心理健康行業人才缺口較大
中國心理健康行業人才缺口較大,心理學專業本碩博畢業生遠少于美國等發達國家。
2021年一個研究團隊發布在《柳葉刀-精神病學》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抑郁障礙患者中,僅有9.5%接受過治療,其中只有0.5%獲得了充分治療。按照世衛組織的建議,每千人應該擁有一名心理咨詢師,也就是說,14億人口應該需要140萬從業者。然而,國內28萬高校心理學科專業畢業生中,僅有6.51%從事心理咨詢師職業。
心理保健行業發展趨勢
隨著用戶需求的不斷提升,倒逼心理保健行業的軟硬件環境進一步完善,而行業軟硬件環境的完善又必然給用戶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這種良性機制,有效提高了行業用戶粘性,必然成為外來心理保健行業的一大發展趨勢。
實際上,AI心理健康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據海外機構Fierce Healthcare統計,到2021年,海外心理健康領域初創公司累計融資額達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9%。AI“新秀”不斷出現,前有成立于2011年的Ginger.io,先后融資11輪,共計2.2億美元。后有成為獨立App的Woebot,累計融資共1.233億美元,成為不容忽視的獨角獸。
在新技術浪潮下,我國借助AI技術發展的心理健康行業探索并沒有落后很多。2018年,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黃民烈教授就提出情感對話生成技術、情緒支持對話框架等技術,并于2021年開發出中文對話系統領域大模型和共情聊天機器人Emohaa。
2021年,黃民烈教授創立聆心智能,嘗試通過建立AI數字療法體系,為臨床患者和心理亞健康人群提供個性化、全天候、高質量、低成本的心理健康服務方案。
近年來,我國對精神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投入持續增加。頂層設計日臻完善,戰略地位逐漸提高。
《關于加強和完善精神專科醫療服務的意見》,提出“豐富精神專科醫療服務技術手段,包括加快推進‘互聯網+’、遠程醫療等信息化服務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便捷患者就醫,提升醫療服務整體效率。”
《“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將心理健康內容明確納入發展目標。《“十四五”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加快完善省、市、縣各級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體系。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精神科醫師轉崗培訓;積極引導高校加大相關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指導各地通過對口幫扶、醫聯體建設等形式開展技術指導與培訓,提升醫療服務能力等。
報告對中國國家 “十三五”經濟和社會運行和成果進行分析、產業鏈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行業供需形勢、進出口等進行了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中國心理保健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十四五”中國心理保健行業將面臨的挑戰、行業的區域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報告還對“十四五”全球及中國心理保健行業發展動向和趨勢作了詳細分析和預測,并對心理保健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心理保健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心理保健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