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被譽為城市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態的縮影。但隨著互聯網和電子書籍的崛起,一些實體書店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壓力,也面臨著轉型發展的挑戰。因此,如何引領社會大眾關注實體書店、走進實體書店,成為國內城市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課題。
從購買書籍到購買生活體驗,京城書店業正在悄然蝶變。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來臨前夕,蔦屋書店北京首店開業,而在近半年來,從萬圣書園遷入五道口購物中心重裝開業,到主打黑膠主題的PAGEONE書店入駐核心商業體北辰薈,方所書店也在海淀區開出北京首店,風格獨特的各個書店,在擴充了京城書店差異化服務的同時,也促進了文化消費與日常消費的深度融合。而近年來火熱的“書店+”概念,也從最初的搭售咖啡簡餐,拓展到創立自有品牌、布局輕資產、涉足會展等多個業態。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30年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分析
實體書店不僅是重要的商業業態和消費空間,也是城市形象和文化傳播的展示窗口。
近年來,隨著電商平臺不斷發展壯大以及電子閱讀的日漸普及,傳統實體書店深陷大規模的閉店風波中,僅2019年就有500多家書店關閉。實體書店的市場規模也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19年我國實體書店呈現負增長,市場規模為307.6億元,同比下降4.24%。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實體書店的抗風險能力就更弱了。一個以中小型民營書店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問卷調查報告顯示,截至今年2月5日,在1021家參與調查的書店中有926家停止營業,占90%以上,有超過99%的書店沒有正常收入。
中國實體書店產業鏈上游主要以圖書出版社為主,隨著中國實體書店多元化經營策略的成熟,上游產業開始陸續設計到餐飲、文化領域;實體書店下游產業主要以消費者為主,根據實體書店多元化經營定位差異,實體書店逐步對下游消費者進行分化經營。
實體書店正通過給讀者制造體驗上的“驚喜”迎來發展新機遇。實體書店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餐飲、文創、展覽、藝術等多元經營模式跨界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費模式,而一些高科技產品和創新理念的加入,更吸引了消費者前往書店購書和體驗。
目前,很多地方打造“‘最美書店’為數不少,吸引人的地方不外乎延伸到天花板的書墻、旋轉樓梯、鏡面、天井,但看多了就覺得不新鮮了。”在社交平臺上不乏這樣的聲音。隨著實體書店造景越來越常見,而且同質化嚴重,消費者的驚艷感覺不再,為空間買單的熱情也逐漸消退。
在線上,實體書店正在從與互聯網“抗爭”,走向借勢互聯網造節、直播、新媒體平臺等,互相融合。不僅借力“雙11”、“雙12”帶動銷售增長,還通過直播、新媒體社群等,積極沉淀不同客群,并通過引流至線下活動,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路徑。
越來越多的書店不斷求新求變,深耕主題特色,提升服務專業性,更加精準把握讀者的閱讀喜好和消費行為,讓讀者感興趣并留下來,最終形成購買力。
賣餐飲、賣文創、賣空間、賣體驗……面對線上渠道來勢洶洶的圖書價格戰,以及大眾閱讀習慣轉向電子書、有聲書等的挑戰,實體書店紛紛試水從線下閱讀場景衍生而來的“書店+”模式,由此尋求新增長空間。
傳統的實體書店大多是售賣各種類型的書籍,幾乎針對所有的細分人群,也正因為這樣書店與書店之間并沒有什么差異,難以形成強有力的競爭點。這樣的“賣場思維”在過去還行得通,但在當今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不同消費群體間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書店需要找準定位,為定位的細分人群提供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形成自己的獨特價值。
“隨著社會的整體進步,人們可能會對于碎片化、沖浪化、淺表式的閱讀厭倦,深度化的閱讀會回歸,書香閱讀會再度成為趨勢。”魏鵬舉建議,除政府資金補貼外,還可以通過書店招募志愿者、公益基金支持等方式推動書店運營,號召全社會關注實體書店。
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知識和信息載體的形式怎樣發展變化,書店特有的作用不會改變。應該通過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促進選品團隊專業化、文化空間場景化,放大閱讀的魅力和吸引力。“如果能夠準確挖掘需求、聚攏適合自己業態的顧客圈層,出路一定存在。”
欲了解更多關于實體書店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30年中國實體書店行業競爭分析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