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技術是指新興的儲能技術,這是指利用電能保存有害物質和能量,或用來作為可替代的代替汽油和燃料能源。它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能和熱能,以供日后使用。它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替代傳統汽油和燃料能源,改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水平,減少能源的分布不均性,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以及實現區域能源互聯。
新型儲能,是指除抽水蓄能以外,以輸出電力為主要形式的儲能技術,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支撐技術。
《儲能產業研究白皮書2023》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底,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首次突破10GW,達到13.1GW/27.1GWh,功率規模年增長率達128%,能量規模年增長率達141%。
圖表:2020-2022年中國新型儲能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上報的數據,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87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約2.1小時,比2021年底增長110%以上。分省域來看。截至2022年底,累計裝機規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別為:山東155萬千瓦、寧夏90萬千瓦、廣東71萬千瓦、湖南63萬千瓦、內蒙古59萬千瓦。2022年新增裝機規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別為:寧夏89萬千瓦,山東89萬千瓦,湖北53萬千瓦,湖南50萬千瓦,內蒙古33萬千瓦。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新型儲能的應用分布以源網側為主,合計占比高達92%。用戶側儲能的市場熱度也在持續升高,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裝機規模同比增長超過650%。這主要得益于峰谷價差持續拉大和時段的優化。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網、大容量能源服務、用戶能源管理服務是各應用領域最主要的服務。從地域上看,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在新型儲能項目的備案和投運方面表現突出。特別是浙江,備案項目數量和用戶側項目數均領先全國。
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千瓦,相當于1.4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可以滿足2000萬戶居民的用電需求。2023年一年,中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是“十三五”末裝機規模的近10倍。2024年7月31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新型儲能發展情況。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4444萬千瓦/9906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40%
儲能電芯容量不斷提升,從280Ah到300+Ah的迭代加速進行。部分電池企業已展開500Ah+、600Ah+、1000Ah+等更大容量的技術儲備。儲能系統容量也在增大,從3點多兆瓦時到5MWh的系統已成為主流。同時,儲能系統其他核心配套單元如PCS、BMS、EMS、熱管理方式等也在隨著系統容量的變大而迭代升級。
液冷儲能系統逐漸成為主流冷卻技術。隨著電池簇并聯數量增加和散熱、均衡等問題的凸顯,液冷方案正逐步替代風冷方案。構網型儲能技術初步進入大眾視野。這種技術通過增加新型控制策略使儲能系統具備同步發電機或類似同步發電機的頻率調節和電壓控制能力從而增強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預計2024年下半年新型儲能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采招需求旺盛將有力支撐全年裝機量增長。在未來幾年內新型儲能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8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168.7GW至220.9GW之間,2024-2028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在37.4%至45.0%之間。到2030年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預計將達到221.2GW至313.9GW之間,顯示出行業廣闊的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新型儲能行業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技術迭代加速進行。然而也面臨著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等挑戰。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機制的完善新型儲能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