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儲能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且隨著新能源、光伏、風電加速發展,產業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因此當前全國多地開啟新型儲能產業的布局,上海、廣州、深圳、常州、長沙等城市更是先行一步。
新型儲能是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我國建設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的關鍵支撐技術,它的發展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發展,促進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投資就業,成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之一。
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已經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超過了3800萬千瓦,平均儲能時長達到2.2小時。有12個省區的裝機規模超過百萬千瓦。新型儲能新技術也在不斷涌現,技術路線“百花齊放”。目前,鋰離子電池儲能仍占主導地位,廣泛應用在新能源電站、變電站和工業廠區內。除此以外,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儲能、飛輪儲能這些技術也在快速發展之中,有多個30萬千瓦等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10萬千瓦等級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單體兆瓦級飛輪儲能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重力儲能、液態空氣儲能、二氧化碳儲能等新技術也在落地實施,總體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今年全國兩會上,新型儲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 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 ,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對于新型儲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在《“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中提出, 到2025年,新型儲能由商業化初期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 而在《關于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 到2030年實現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
實現進程上, 目前已經有11省(區)裝機規模超百萬千瓦 。分區域看,華北、西北地區新型儲能發展較快,裝機占比超過全國50%,其中西北地區占29%,華北地區占27%。
目前,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分析
據全國新能源消納監測預警中心4月2日公布的2月份全國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顯示,與此前相比,今年2月份棄光率大幅上升,其中,有7個地區棄光超10%,依次為:西藏棄光29.1%、河北棄光12.6%、江西棄光12.5%、湖北棄光11.7%、蒙西棄光11.4%、青海棄光10.3%、陜西棄光10.3%。
對于日漸嚴峻的消納問題,6月4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簡稱“《通知》”), 《通知》給出四項重點任務:1,加快推進新能源配套電網項目建設。2,積極推進系統調節能力提升和網源協調發展。3,充分發揮電網資源配置平臺作用。4,科學優化新能源利用率目標,明確了新能源利用率目標等一系列問題。
而在《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出臺之前,國務院5月29日還印發了《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下簡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指出,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加快配電網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載力;積極發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簡稱“《規劃》”)明確指出: 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到3.3萬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 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灣、冀北、松遼、新疆、黃河下游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藏東南、川滇黔桂兩大水風光綜合基地和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規劃的持續推進,讓我國的新能源建設成績斐然。 據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今年1月30日發布的《2023—2024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全國并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合計裝機規模于2023年底達到了10.5億千瓦。
國家能源局將加強新型儲能試點示范跟蹤,推動新型儲能技術創新;完善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行機制,促進新型儲能調節作用發揮;提前謀劃加強頂層設計,促進新能源基地科學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推動新型儲能行業高質量發展。
如果企業想抓住機遇,并在合適的時間和地點發揮最佳作用,那么我們推薦您閱讀我們的報告《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