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分為傳統儲能和新型儲能。傳統儲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包括鋰離子電池、液流電池、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相比傳統儲能,新型儲能具有建設周期短、選址靈活、調節能力強、響應快速等特點。
新型儲能技術是指新興的儲能技術,這是指利用電能保存有害物質和能量,或用來作為可替代的代替汽油和燃料能源。它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力能和熱能,以供日后使用。
新型儲能的發展主要是為了替代傳統汽油和燃料能源,改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環境污染水平,減少能源的分布不均性,提高能源供應的可靠性,以及實現區域能源互聯。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新型儲能投運裝機規模超3500萬千瓦,較2023年底增長超12%,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長超210%。新型儲能電站逐步呈現集中式、大型化趨勢,10萬千瓦以上的項目裝機占比54.8%。
從儲能時長看,我國新型儲能項目平均儲能時長2.2小時,2至4小時的項目裝機占比74.6%。從地區分布看,西北地區風光資源豐富,已成為我國新型儲能發展最快的地區,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全國29.2%。
從電力供需形勢和未來常規電源發展來看,加強電力供應體系為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點任務,新型儲能將成為電力供應保障性支撐體系建設的重要補充。根據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委會/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全球儲能數據庫的不完全統計,2023年我國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到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規模同比增長均超150%。
截至2023年底,新型儲能累計裝機34.5GW/74.5GWh。從投產項目規模等級來看,百兆瓦級項目數量增速明顯,100余個百兆瓦級項目相繼投運,與2022年相比增長370%;規劃/建設中的百兆瓦級項目數量550余個,較2022年增長。
憑借深厚的內需市場根基以及完善的產業鏈與供應鏈體系,中國的新型儲能產業已在全球范圍內構筑起顯著的制造優勢、產能優勢、創新活力、人才儲備以及無可比擬的競爭優勢。在這一過程中,涌現出諸如寧德時代、比亞迪、中電科藍天、億緯鋰能、南都電源、派能科技、科華數能、欣旺達、中車株洲所等一批引領中國儲能產業前行的知名品牌,這些品牌不僅代表著中國儲能技術的卓越實力,更象征著中國在全球新能源領域的重要地位。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顯示: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新增新型儲能裝機直接拉動投資超1000億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價格政策和市場機制仍是關鍵。2023年,各地繼續對新型儲能的商業模式進行探索,主要通過容量租賃、容量調峰市場、容量補償電價等方式對新型儲能的容量成本進行補償。
新型儲能賽道正吸引了大量資本“瘋狂”涌入。2023年以來,融科儲能、鈉創新能源、緯景儲能、電管家、樂駕能源、精控能源、星源博銳、云儲新能源等儲能企業的融資金額均超億元。
新型儲能行業未來市場預測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提高電網對清潔能源的接納、配置和調控能力,發展新型儲能,促進綠電使用和國際互認,發揮煤炭、煤電兜底作用,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這是我國首次將“發展新型儲能”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作為促進新能源消納的重要手段,預計在“十四五”末及“十五五”期間,新型儲能可憑借建設周期短、布局靈活、暫態調節能力強等優勢,成為應對新能源大規模并網和消納的重要手段。
從技術路線來看,預計未來以儲能時長4小時及以上的長時儲能將成為儲能行業發展的主力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8年新型儲能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