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保險,簡稱健保,主要包括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護理保險以及醫療意外保險等。它是指在被保險人身體出現疾病時,由保險人向其支付保險金的人身保險。健康保險的支付范圍通常包括醫療費用、收入損失、喪葬費及遺屬生活費等。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保險業服務國家戰略、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等領域的支撐作用日益提升,并在一個階段內飛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及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保險業發展勢頭突飛猛進。
2024年一季度,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2.2萬億元,同比增長5.1%。賠款與給付支出7352億元,同比增長47.8%。新增保單件數206億件,同比增長30.1%。
2024年一季度末,保險業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95.6%,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30.3%。其中,財產險公司、人身險公司、再保險公司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34.1%、186.2%、264.4%;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206.3%、113.5%、229.1%。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健康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健康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的人口超2.9億,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的人口超2.1億,占全國人口的15.4%。據相關預測,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大概在7萬億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約為6%左右。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占GDP比重約10%。
健康險與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老齡化人口比重的持續增加有著緊密的正相關關系。結合我國經濟增長帶來的居民消費水平的提升,以及人口老齡化進一步加快的局面,我國發展已跨越“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的消失逐漸轉變為勞動力不足和人口老齡化的雙重困境,因此我國健康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仍舊會迎來高速增長的局面。
健康保險市場參與者眾多,包括傳統的保險公司、互聯網保險公司以及外資保險公司等。傳統保險公司在市場份額和品牌影響力方面具有較大優勢,但互聯網保險公司憑借技術創新和渠道優勢,也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健康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分析:
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居民對健康險的需求向多樣化、個性化轉變,如提高就診體驗、優化醫療質量等。隨著《健康保險管理辦法》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我國健康保險發展迎來全面規范化健康創新發展。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持續推進,國民的健康保障意識不斷提升,這也推動著我國商業健康險迎來階段性爆發式增長。數據顯示,2013—2023年這十年間,我國商業健康險保費規模從1123億元增長至9035億元。
當前,健康保險市場正經歷著進一步的細分化,其中帶病體保險的創新模式尤為引人注目,這一領域展現了巨大的市場潛力和創新空間。同時,職業人群對健康保險的需求尚未被充分滿足,這為健康險市場提供了廣闊的增量空間,值得行業深入挖掘和拓展。
在市場競爭方面,健康保險行業正高度關注跨產業資源的整合,通過跨界合作與資源整合,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以提升市場競爭力。此外,業務規模在健康保險市場競爭中呈現出明顯的集中趨勢,大型保險公司憑借其在品牌、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在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對國際、國內健康保險行業市場發展狀況、關聯行業發展狀況、行業競爭狀況、優勢企業發展狀況、消費現狀以及行業營銷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在總結中國健康保險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健康保險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
想要了解更多健康保險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健康保險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