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電力儲能領域表現突出,已投運電力儲能累計達到86.5GW,同比增長45%,新型儲能占比同比增長18.2個百分點。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儲能型鋰電池產量超過185GWh,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維持在50%左右。
2024年上半年,全國共有27個省份規劃并備案了儲能項目,共計6194個,涉及資金超過4455億元,儲能規模超過132.4GW/317.16GWh。其中,山東的煙臺儲能中心項目和內蒙古的雷天溫斯頓風光儲建設項目是規模和投資金額較大的項目。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儲能電站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儲能電站行業深度分析
儲能電站是為了調節峰谷用電問題所設立的電站,一般有抽水儲能電站、超大型電池組兩種方式。儲能電站把人們在用電低峰時段要浪費掉的電量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的時候重新釋放到電網中,來達到解決能源問題的目的。
儲能行業就像是全球能源舞臺上的新星,正引領著能源結構轉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部署。
今年6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做好新能源消納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其中提到,在西北網架結構薄弱的區域,應用構網型新能源,可為電力系統提供轉動慣量,提升新能源的瞬間功率支撐能力,提升系統的短路比,從而允許電網接入更多新能源。
地區來看,2023年以來,西藏、新疆、寧夏等地接連發布新能源項目中構網型儲能的鼓勵或強制配置政策。其中,西藏要求保障性并網光伏項目+儲能項目需按要求加裝構網型裝置。新疆提出要積極探索建設構網型儲能,構網型儲能比例原則上不低于年度新型儲能規模的20%。
政策加持下,2023年至2024年6月,國內構網型儲能項目累計實現招標總量2.3GW/7.6GWh。其中2023年全年招標總量1.3GW/4.6GWh,2024年前6個月累計實現招標1GW/3.1GWh。伴隨國內西北、西南等區域新能源電力消納壓力加大,構網型儲能項目量有望持續增加。
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89.2GW,年增長率達21.9%。新型儲能市場累計裝機規模為91.3GW,年增長率高達99.6%。
鋰離子電池因其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和環保特性,成為當前電力儲能電池市場的主流產品。2022年中國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功率中,鋰離子電池占比95.5%。
液流電池(如全釩液流電池、鐵鉻液流電池、鋅溴液流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新興技術也在快速發展。液流電池技術中,全釩液流電池綜合性能最佳、商業化程度最高;鈉離子電池則基于鋰電池技術,正處于產業化階段,由于鈉資源豐富程度遠超鋰資源,其發展前景廣闊。
行業從280Ah電芯過渡至314Ah電芯,并逐步向500Ah+電芯發展。多家企業已推出大容量電芯,并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實現量產。
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了多項政策,推動新能源消納和儲能電站建設。例如,新能源配儲政策、儲能參與電力市場化相關政策等,為儲能電站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各地政府也出臺了多項儲能補貼政策、儲能規劃布局政策等,鼓勵儲能電站的建設和運營。例如,廣東、浙江等地對儲能用戶給予補貼,湖南、河北等地明確了儲能電站的裝機規模和布局,
中國儲能電池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占據較大比例。寧德時代是行業內的領軍企業,市場份額占比在30%以上,比亞迪、億緯鋰能、瑞浦蘭鈞及國軒高科等企業也位于第一梯隊。
隨著儲能市場的快速發展,眾多企業紛紛涌入,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和市場份額的爭奪可能加劇,但同時也促進了技術創新和產能擴張。
預計2024年中國新型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34.51GW至75.71GW,新增市場規模增速超過40%。隨著新型儲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模式的創新,中國儲能產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大容量、長壽命、低成本電芯將成為研發重點。同時,儲能電站將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深度融合,成為多能協同、支撐能源互聯網構建的重要支撐。隨著電力市場改革的推進和峰谷價差的拉大,儲能電站將作為主體參與到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通過參與交易獲得收益。政策環境將進一步完善,為儲能電站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中研網撰寫的儲能電站行業報告對中國儲能電站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同時揭示了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想了解關于更多儲能電站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中國儲能電站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本報告還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