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數字經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根據《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4年)》顯示,2023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國家數字經濟總量超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超8%;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60%,較2019年提升約8個百分點。
數字經濟是以數字化的知識和信息為關鍵生產要素,以數字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以現代信息網絡為重要載體,通過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加速重構經濟發展與政府治理模式的新型經濟形態。
數字經濟主要包括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兩大部分。當前,產業數字化深入發展,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培育421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萬余家省級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62家“燈塔工廠”照亮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之路。
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累計建成383.7萬座5G基站,占全球5G基站總數超六成,5G用戶普及率超60%,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達24.65億戶,物聯網應用規模不斷擴大,IPv6地址資源供給豐富,數字經濟發展基石日益穩固。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新興產業不斷涌現,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這些產業已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的數字經濟已邁入一個迅猛發展的階段,其規模從2012年的11.2萬億元急劇增長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在這11年間實現了3.8倍的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從10萬億元到30萬億元的跨越,我國數字經濟用了大約6年的時間;而隨后從30萬億元到50萬億元的飛躍,則僅僅耗時約4年,展現了其加速發展的強勁勢頭。
從占比來看,2023年,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進一步提升,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2.8%,較上年提升1.3個百分點,數字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關鍵支撐和重要發展動力。
從增速來看,2023年,數字經濟持續支撐經濟穩增長目標實現,我國數字經濟同比名義增長7.39%,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2.76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增長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6.45%,有效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韌性和活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顯示:
我國數字經濟在區域間的發展存在一定的差異。一些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東等,由于技術創新能力強、產業基礎好,數字經濟發展較快。中西部地區雖然整體發展相對滯后,但近年來也在積極推動數字經濟的建設,通過引進人才、優化營商環境等措施,加快數字經濟的發展步伐。2023年,18個省區市數字經濟規模超過1萬億元,較上年增加1個地方。從占比來看,2023年,北京、上海、天津、福建、浙江、廣東等省市數字經濟占GDP比重已超過50%,北京、上海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接近美歐等發達國家。
隨著數字經濟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一些互聯網企業、科技公司等紛紛加大在數字經濟領域的投入,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等方式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同時,傳統產業也在積極尋求數字化轉型的路徑,以應對市場競爭的挑戰。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完善促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政策體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全方位全鏈條普及應用,發展工業互聯網,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未來,隨著技術創新、產業融合、政策環境等方面的不斷優化和推進,數字經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競爭分析與投資風險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