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感知無處不在,氣象服務無處不在。智慧氣象是指通過應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實現與天氣氣候有關的人與物、人與人、物與物等之間的連接。智慧氣象能夠讓城市更“聰明”,通過將氣象數據和城市運行、公眾活動等諸多數據融合,為城市決策者提供智慧的方案,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務的效率。
在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氣象資源正日益成為趨利避害、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前置生產要素。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和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發,社會各界對精準、高效的氣象服務需求日益增強。農業、交通、能源、環保等行業對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提升,推動了智慧氣象市場的快速發展。
上游:氣象觀探測裝備產業,包括空基、天基和地基裝備的研發和生產。這些裝備為氣象數據的采集提供了基礎保障。
中游:氣象工程技術產業,主要以軟件或應用氣象工程手段為用戶提供工程性、技術性的氣象工程施工或服務。通過技術手段提高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和效率。
下游:氣象信息服務產業,面向行業(如能源、金融、旅游等)提供專業氣象服務、氣候資源開發利用服務、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服務以及氣象科學技術普及等。這些服務將氣象數據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了氣象服務的廣泛應用和普及。
智慧氣象行業政策環境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全國氣象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國氣象科技發展規劃(2021-2035年)》等,為智慧氣象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方向指引。這些政策鼓勵氣象科技創新,推動氣象服務向智能化、精細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氣象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對經濟社會環境的深遠影響日益顯著,我國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呈現出迅猛增長且日益多元化的趨勢。這一轉變不僅體現在從基礎天氣信息的簡單提供,向更加精細、高度定制化的氣象服務方案的跨越,還深刻揭示了氣象數據在商業領域所蘊含的巨大價值與潛力。現今,氣象服務已不僅僅是天氣信息的傳遞,而是成為了支撐各行各業決策、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災害風險的重要力量,其商業化的進程正加速推進,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氣象數據適用場景廣、應用潛力大。例如,融合應急、水利基礎數據,應用于數字防汛、數字減災、數字城市等場景建設,多災種、精細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和風險預警能力持續提升。目前,我國氣象服務已覆蓋國民經濟70余個行業大類,單位用戶數量近4萬家且持續增長。
智慧氣象行業未來前景展望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催生的氣象科技生產力,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人工智能算法在氣象預報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例如,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氣象預報模型,可以顯著提高預報的準確性和時效性。同時,人工智能還可以輔助進行氣象災害的監測、預警和評估,為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
未來,智慧氣象行業將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智慧氣象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同時,隨著國家政策的持續支持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智慧氣象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智慧氣象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