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岸線綿長,海洋資源豐富。海洋中由于海水溫度、鹽度分布的不均勻而產生的海水密度和壓力梯度,或由于海面上風的作用等原因產生的海水大規模的方向基本穩定的流動,稱為海流。海流所具有的動能稱為海流能。
海流能市場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地區,尤其是歐洲的一些沿海國家,如英國、蘇格蘭、挪威等,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流能資源和成熟的海洋工程技術,因此在海流能開發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隨著近幾年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增長,我國海上風電利用逐年上漲。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2023年全國發電裝機容量約29.2億千瓦,同比增長13.9%。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約4.4億千瓦,同比增長20.7%。
海流能行業產業鏈分析
上游:主要涉及海流能設備的研發、設計、生產與測試,包括發電機、渦輪機、能量轉換系統等關鍵部件。這些設備的研發與生產需綜合考慮地理、氣象、海洋環境等多方因素,確保發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中游:是海流能發電站的建設與運營維護環節,包括選址、施工、安裝調試、日常運維等。此階段需具備豐富的海洋工程經驗和高效的項目管理能力,以確保發電站的長期高效運行。
下游:則是海流能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電力供應、海洋工程、科學研究等。海流能發電站產生的電能可并入電網,為城市和工業區提供清潔能源;同時,海流能還可在海水淡化、海水養殖等海洋工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世界銀行(WB)的數據顯示,全球可用的海上風能資源超過710億千瓦,其中深遠海占比超過70%,但目前這些資源的開發利用率尚不足0.5%。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最新評估結果,我國深遠海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超過12億千瓦。
近年來,海流能發電技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研究人員采用能量捕獲裝置來獲取海流流動的機械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雖然海流發電還處于實驗室研究階段和商業化初期,但其技術不斷成熟,發電效率不斷提高,成本逐漸降低,為海流能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3年10月18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組織開展可再生能源發展試點示范的通知》,示范工程一共包括20個類型,分為技術創新類、開發建設類和高比例應用類。
其中開發建設類包括海上能源島示范:主要支持結合海上風電開發建設,融合區域儲能、制氫、海水淡化、海洋養殖等發展需求,探索推進具有海上能源資源供給轉換樞紐特征的海上能源島建設,建設包括但不限于海上風電、海上光伏、海洋能、制氫(氨、甲醇)、儲能等多種能源資源轉換利用一體化設施。海上風電制氫、海水淡化、海洋牧場等海洋綜合立體開發利用示范類型不少于2種。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流能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當前,國內已經實現海洋風能與油氣設施的融合發展,未來隨著制氫、波浪能等發電技術的商業化發展,配合儲能技術,融合各類能源開發的通用性和差異性技術,還可在資源富集海域逐步構建以風能為主,光伏、波浪能、制氫等多個海洋可再生能源為輔的海上新型電力體系。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環保意識的日益增強,海流能有望在未來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預計未來幾年,海流能行業將迎來更多發展機遇,市場規模將不斷擴大。同時,海流能也將與其他清潔能源形式進行融合發展,形成綜合開發利用模式,提高海域利用效率和經濟效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海流能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