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能化與電動化的不斷升級,無人駕駛汽車成為汽車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也稱為自動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它依靠人工智能、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產業鏈涵蓋了多個關鍵環節和組成部分,主要可以分為感知技術、決策系統、執行系統、云計算與數據處理、基礎設施及法規與政策。
目前國內無人駕駛領域競爭激烈,眾多造車新勢力企業以及科技企業爭相發力。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消費者提及較多的無人駕駛研究企業有百度Apollo、特斯拉、小馬智行、華為、比亞迪、極狐、大眾等。
根據中國公安部的資料,中國超過90%的致命交通事故主要歸因于司機。因此,成熟的自動駕駛技術,對于大幅減少交通事故、解放司機雙手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我國已實現了L2+級輔助駕駛,達到了緩解駕駛員疲勞的目的,但L2+級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而到L3/L4階段,除了設計運行范圍受到一定限制外,車輛可以自行行駛,此時駕駛員的時間將被充分釋放。
得益于技術的進步,以及成本的降低(如激光雷達成本),自動駕駛正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核心購車決策之一。伴隨著L3級車型的加速商業化,未來高階自動駕駛市場有望快速增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22年中國L2-L3級車輛滲透率達到了31.5%,較2021年的17.6%有大幅提升,預計到2035年將進一步提升至85.7%。此外,L4-L5級車輛預計在2027年左右開始加速滲透,2035年滲透率預計達到12.1%。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分析:
從市場競爭狀況來看,行業專家稱,由于自動駕駛涉及領域較為多樣、需求資金龐大、研發時間長,成本消耗巨大,因此少有企業能夠獨自承擔,未來共同投資,合作開發仍然是主要趨勢。
2013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融資數量僅5起,2014 年快速增長至20起,到了2018年便超過100 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自動駕駛遇冷。從2022年開始,多家美國自動駕駛公司關停、裁員。寒潮從西半球蔓延到東半球,多家中國自動駕駛公司也開始收緊。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自2020年2月發改委等11個國家部委聯合出臺《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以來,我國自動駕駛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落地在港口、礦區、短途接駁、園區等特定或封閉式場景已相對成熟,但城市RoboTaxi、貨運物流、城市公交等開放場景始終沒有走出示范區、測試區等特定區域。
為破除自動駕駛商業化法規制度的限制,2023年底,工信部發文表示,將對于具備量產條件的自動駕駛車型給予試點路測的牌照發放,首次明確什么樣的車算L3(有條件自動駕駛)/L4(高度自動駕駛),如何進行測試,以及最重要的責任劃分、“白名單”進出辦法等等。這不僅是自動駕駛領域政策支持的“奠基石”,更是今后技術落地模式的“風向標”。
自動駕駛也是今年全國兩會關注的重點。多位代表、委員呼吁加快相關領域立法和政策開放。未來,自動駕駛領域的法規制度將逐漸完善,推動相關產業更進一步。
本報告通過深入的調查、分析,投資者能夠充分把握行業目前所處的全球和國內宏觀經濟形勢,具體分析該產品所在的細分市場,對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總體市場的供求趨勢及行業前景做出判斷;明確目標市場、分析競爭對手,了解市場定位,把握市場特征,發掘價格規律,創新營銷手段,提出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進入和市場開拓策略,對行業未來發展提出可行性建議。
想要了解更多無人駕駛汽車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