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電商行業概述
醫藥電商又叫醫藥電子商務,是指以醫療機構、醫藥公司、銀行、醫藥生產商、醫藥信息服務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贏利為目的的市場經濟主體,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主要是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醫藥產品交換及提供相關服務的行為。
醫藥商業處于醫藥商品生產和消費之間的中介地位,它把生產和消費聯系起來,是醫藥商品買賣的組織者。醫藥商業部門在組織商品流通過程中,一般分為批發和零售兩大流轉環節。批發是商品從生產領域進入到零售企業和醫療單位,或批發企業之間的買賣活動。零售是商品從生產領域進入到消費者領域的買賣活動。
據資料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藥品經營許可證》持證企業64.39萬家。其中,批發企業為13.91萬家,占比為2.2%;零售連鎖企業和門店為36.67萬家,占比為56.9%;零售單體藥店為26.33萬家,占比為40.9%。
按照主體特征,醫藥電商可以分為“電商+醫藥”、“醫藥+電商”兩大類,“醫藥+電商”即原本的醫藥工業企業和醫藥流通企業從線下向線上渠道拓展,“電商+醫藥”則是以互聯網電商作為立足點切入醫藥領域。
我們的報告《2024-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
隨著人們對健康和醫療的日益關注,藥品消費需求將持續增長。特別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慢性病患者數量增加,對醫藥流通行業的需求將進一步加大。此外,政府逐漸加大對健康醫療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也將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近年來中國醫藥創新生態系統變化顯著。伴隨創新藥物納入新醫保和政府不斷鼓勵研發,我國醫藥市場也在向創新驅動型市場轉變,國外藥企更是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中國醫藥市場前景廣闊已成為醫藥企業的共識。
商務部發布的《“十四五”時期促進藥品流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藥品流通行業與我國新發展階段人民健康需要相適應,創新引領、科技賦能、覆蓋城鄉、布局均衡、協同發展、安全便利的現代藥品流通體系更加完善。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分析:
醫藥電商行業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步入高速發展期,形成較為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格局逐漸清晰,醫藥電商深耕垂直細分市場,加速線上線下融合,進行差異化競爭。
與實體藥店相比,線上藥店出售的主要是非處方藥和保健品為主,近幾年來國內非處方藥品數量持續擴容也會醫藥行業市場增長提供動力。我國非處方藥品種數量來看,2020年我國累計有40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2021年有29個藥品轉換為非處方藥(11個為雙跨);從2021年至今,已經有35個處方藥轉為非處方藥。
除此之外,近些年來,為了促進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如2019年的《藥品管理法》中網售處方藥部分解禁;2020年《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完善了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醫保支付;2021年的《關于服務“六穩”“六保”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關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的意見》,使得我國電子處方流轉、網售處方藥解禁等促進醫藥電商渠道進一步打開的同時,也加速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
報告在總結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醫藥電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醫藥電商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