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農業指的是有效利用一定區域范圍內獨特的農業綜合資源,開發具有獨特的資源條件、明顯的區域特征以及具有特殊用途和功效的名優農產品,并將其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核心是產品的區域性、獨有性和無法競爭性。有特色養殖業、特色種植業、特色林果業等多種項目。
特色農業問題與機會并存,面對問題需要有解決的能力,面對機會,哦我們要及時把握,并創造新的勢能。
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是其發展的關鍵,但目前品牌意識相對薄弱。以某省特產紅棗為例,盡管品質上乘,但由于缺乏品牌策略和市場推廣,其知名度和影響力有限,難以與大型農業企業競爭。據統計,該省紅棗年產量達到數十萬噸,但其中僅有不到10%的產品實現了品牌化銷售。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特色農產品的非標化問題制約了其發展。由于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產品質量和口感存在較大差異。以某地區特色茶葉為例,由于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和品質控制體系,茶葉品質參差不齊,消費者難以辨別優劣。
然而,這也為特色農業帶來了機會。通過制定行業標準、引入先進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特色農產品可以實現標準化生產,提高產品品質和附加值。以某地特色蔬菜種植基地為例,該基地通過建立完整的產業鏈條和標準化生產體系,實現了從種植到銷售的一體化運作,產品供應穩定且品質上乘,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具體來看,作為一家社區餐飲數字零售化企業,鍋圈一頭連著百姓的餐桌,一頭連著鄉村的田間地頭。鍋圈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通過打造數字化的全鏈路供應體系(銷售、采購、生產、運輸、倉儲、銷售,組成閉環),聯動三、二、一產生產要素,推動構建完整完備的農業全產業鏈,賦能鄉村振興。
在下游市場端,公開資料顯示,鍋圈目前在售產品品類有700余款,線下門店已突破萬家,覆蓋了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與此同時,鍋圈建立的云信息中心,已將大數據應用至整個供應鏈,支撐起了這些產品的生產供應以及質量把控。依靠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優勢,鍋圈通過對線上、線下渠道的經營分析,結合前端消費數據的反饋,能夠精準把握消費需求,反向推動工廠生產。
在上游,鍋圈自建、聯營、合作了數百家食品工廠。采購過程中,為更好把控食材品質,其原材料多是從上游產地源頭直采直供,相關工廠往往也都選擇當地特色食材的區域聚集區。這個過程中,鍋圈在守護消費者舌尖美味的同時,亦促進了鄉村產業升級,帶動了當地農戶增收。
在云南大關,隨著近年來鍋圈合作工廠在產地建廠,依托市場消費信息反饋,當地農產品加工業得以進一步發展,竹筍經過加工,變身為泡椒筍、火鍋筍片等多種加工產品,產品貨架期和附加值得以延長和提高,并帶動當地原料需求和采購價格一路上漲,促進了當地標準化種植,助力一產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的鮮活農產品缺乏產地倉儲保鮮設施,產地初加工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后,導致農產品產后損失嚴重,品質下降。根據和仕咨詢集團數據,中國糧食、馬鈴薯、水果、蔬菜的產后損失率分別為7%-11%、15%-20%、15%-20%和20%-25%,遠高于發達國家的平均損失率。果蔬和薯類每年損失近2億噸,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也影響了農民增收。
我國農產品出村就遇‘卡脖子’問題。我國的蔬菜是吃掉三分之一、扔掉三分之一、爛掉三分之一。在農民生產和市民消費的中間區域,是一塊國民經濟的黑暗大陸,可稱為農產品流通行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當下,流通決定生產,尤其是鮮活農產品的生產,沒有好的農產品流通模式與快速的物流道路,將導致農產品流通不暢,從而直接影響農業產業化進程、農民利益增長和新農村建設。
加快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二維碼、無線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在農產品流通領域應用,發展“互聯網+農產品流通”,建設互聯互通的全國農產品流通信息服務體系。2020年,我國已初步建立形成全國與區域網絡、實體與虛擬網絡、批發網絡與零售網絡相結合的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大大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并促進農業的快速發展。這對農產品流通行業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農產品交易市場成交額也會逐漸上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農產品交易市場成交額將達15.02萬億元。
消費者是獲得產品和服務的接受者,OTO商業模式的核心就是借助龐大的數據網絡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借助這種商業模式,消費者可以線上進行選購,線下進行產品的體驗和服務的體驗感。
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發展前景如何?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