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傳統優勢產業,蘊含巨大的科技創新潛力與應用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特色農產品的銷量節節攀升,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本文將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簡要分析中國特色農產品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2022年,食品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5.6%,利潤同比增長9.6%,利潤增速高于全國工業13.6個百分點。中國特色農產品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中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特色農產品市場在過去五年內年均增長率達到10%以上,市場總規模已超過千億元。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消費者對健康、綠色、有機食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政府對特色農產品行業的政策支持和市場推廣力度的加大。
我國傳統農業特色農產品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多樣化的市場品牌。這些品牌如新疆吐魯番的葡萄、東北五常大米、陽澄湖大閘蟹、山東煙臺蘋果等,也有省市縣甚至本鄉本村之內的地方知名產品。這些為數眾多、內涵各異的特色品牌的存在,賦予我國農業豐富多樣的產品魅力,構成了我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品的立體型結構,形成了鄉村特色產品的產品系統。這是我國農業特色產業產品雄厚的資源優勢和發展基礎。
隨著國內消費者對特色農產品的認識和接受度不斷提高,以及國內農產品流通渠道的改善和電商平臺的發展,特色農產品的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此外,特色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具備較大的競爭力,隨著我國農產品出口的增加,特色農產品行業有望在國際市場上獲得更多機會。
傳統農產品流通體系信息割裂、資源分散、鏈條冗長、服務匱乏,亟需通過數字化新流通連接節點,賦能產業主體、提升行業效率、重構鏈路價值。未來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展,將借助數字化形成資本、數據、技術和人力資源的高效聚集。過去,農貿市場是“散”、“小”的,經濟能力很弱,但是如今通過數字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服務創新和營銷方式的創新,農貿市場的經營者可以加入到社區團購、外賣系統中,實現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雖然對傳統的農貿市場有很大的沖擊,但是帶來了新的投資、新的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把產業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積極延伸和拓展農業產業鏈,培育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不斷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培育傳統優勢食品產區和地方特色食品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百億龍頭、千億集群、萬億產業”的地方特色食品發展格局,培育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傳統優勢食品產區,25個以上年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龍頭骨干企業,打造一批全國知名地方特色食品品牌和地方特色小吃工業化典型案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特色農產品市場規模的擴大也面臨一些挑戰,如市場競爭激烈、品質標準不統一等問題。特色農產品行業如何加強品牌建設、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以應對市場變化和挑戰?詳情請點擊下方鏈接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特色農產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