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45項措施力促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
據報道,《廣東省關于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若干措施》近日正式公布。《措施》從5方面提出45條措施,為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提質增效。
《措施》提出,到2025年,廣東全省算力規模超過4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次數),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到2027年,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底座進一步夯實,算力規模超過60EFLOPS,全國領先的算法體系和算力網絡體系基本形成;智能終端產品供給豐富,在手機、計算機、家居、機器人等8大門類,打造100款以上大規模使用的智能終端產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400億元;聚焦制造、教育、養老等領域,打造500個以上應用場景,各行各業勞動生產率顯著提升。
要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夯實人工智能產業底座是基礎。如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措施》從核心芯片器件供給、軟件迭代升級、算法產業矩陣、算力網絡建設四方面給出答案。
此外,《措施》還強調充分發揮廣州、深圳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作用,加快推動國家(省)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建設。
我們的報告《2024-2029年人工智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
我國擁有廣泛而豐富的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為“人工智能+”創造了巨大空間。人工智能在影像、零售、制造、金融、醫療等領域已得到廣泛應用,改變著生產模式和經濟形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有效提升了產業國際競爭力。
近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取得積極進展,企業數量超4500家,智能芯片、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加速涌現,智能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加快建設,為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加快突破人工智能基礎關鍵技術,才能夯實應用賦能的底座。
人工智能行業現狀與挑戰分析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張立表示,2023年,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為代表的IT技術引發了智能時代的新革命,成為推動千行百業應用創新的動力源。“人工智能+”行動的目標就是要積極應用人工智能為實體經濟賦能,提高實體經濟效率,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為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帶來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
從產業鏈結構來看,人工智能產業鏈涵蓋了從硬件到軟件、從算法到應用等多個方面,是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這個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推動了人工智能行業的快速發展。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人工智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分析:
在技術發展方面,人工智能行業正在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例如,生成式AI技術正在快速發展,ChatGPT等AI工具的廣泛應用使得人們能夠更高效地與AI進行互動。此外,AI模型正在從單一模式轉向多模態,這意味著AI能夠處理來自不同類型模態的信息,如將文本“翻譯”成圖像,或者讓圖像變成視頻等。
在應用方面,人工智能正在逐漸融入各行各業的工作。越來越多的企業和個人開始使用AI工具來輔助自己的工作,如自動化辦公、智能客服、智能制造等。這些應用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降低了成本,為企業和個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人工智能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突出,需要加強對數據的管理和保護。此外,人工智能技術的可解釋性和可靠性也需要進一步提高,以確保AI系統的準確性和穩定性。
在人工智能帶來巨大想象空間的同時,安全問題值得進一步關注,看好大模型及AI安全行業的發展潛力。
我們對人工智能行業進行了長期追蹤,結合我們對人工智能相關企業的調查研究,對我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市場競爭格局與形勢、贏利水平與企業發展、投資策略與風險預警、發展趨勢與規劃建議等進行深入研究,并重點分析了人工智能行業的前景與風險。
想要了解更多人工智能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人工智能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規劃咨詢綜合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