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也具備良好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船舶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顯著加快,產業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造船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3年居全球首位。
工信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1月,全國造船完工量38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2.3%;新接訂單量6485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3.8%;截至11月底,手持訂單量13409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9.4%。1—11月,我國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以載重噸計分別占全球總量的50.1%、65.9%和53.4%。
船舶制造業綠色發展是全球海事工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國船舶工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途徑。
為確保船舶制造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船舶制造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船舶制造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船舶制造行業位于產業鏈中游,被稱為“面向海洋的裝備業”。船舶制造行業是為航運業、海洋開發、國防建設等領域提供技術裝備的綜合性產業,又被稱為“面向海洋的裝備業”。
目前船舶行業在我國重工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船舶制造行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船舶設計、相關配套零件等;下游主要包括以航運公司、租賃公司為主的航運市場。
從船舶成本構成來看,人工成本占到全船成本的30%左右、鋼材等原材料占全船成本的25%、設計管理成本占全船的5%、船舶配套占全船成本40%左右。船舶配套和原材料占整船成本相當大的比重,船舶總裝制造企業成本中約65%左右需要外購。
船舶工業是現代綜合性產業,也是軍民結合的戰略性產業,能夠為海洋開發、水上交通運輸、能源運輸、國防建設等提供必要的技術裝備,是國家裝備制造業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現代化大工業的縮影,也是關乎國民經濟發展與國防安全的戰略型產業。對于我國而言,船舶工業成為國家經濟命脈中的一個支柱產業,在經歷多年的發展之后,我國船舶工業不斷壯大,已然成為國際船舶工業中的重要力量,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船舶工業是提升一國綜合國力的必備產業,現階段,發展我國船舶工業更為重要,是提高國家綜合實力、加快海洋開發步伐、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保障水上 運輸安全、維持國民經濟增長、保證國防安全的必然需求,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
2023年1-9月,全國造船完工量307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0.6%,其中海船為3058萬載重噸(1129萬修正總噸);新承接船舶訂單量5734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6.7%,其中海船為5667萬載重噸(2161萬修正總噸)。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訂單量1339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0.6%,其中海船為13309萬載重噸(5797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93.3%。
船舶制造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船舶制造業屬于典型的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產業。船舶制造業生產條件要求高、固定資產投入和流動資金需求量大、技術工藝流程復雜,勞動力需求量大,因此船舶制造業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
全球船運市場對于民船的需求顯著復蘇,波羅的海指數創2011年以來新高,我國造船企業已獲得多筆訂單,因此船舶板塊存貨、合同負債+預收款同比大幅提升,船舶制造業有望進入周期拐點,后續密切關注全球海運需求延續情況。
欲了解更多關于船舶制造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8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