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屬于復雜程度高、綜合性強的大型裝備制造產業。它涵蓋了船舶與浮動裝置的制造,具體包括金屬船舶制造、娛樂船和運動船的建造和修理、船用配套設備制造、船舶修理及拆船、航標器材及其他浮動裝置的制造等。船舶制造產業除了總裝制造外,還有龐大的配套體系,涉及大量復雜的設備和系統,如動力系統、機電系統、電子通信系統、專業化設備及系統等等。
在船舶制造過程中,通過使用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軟件,船舶設計師可以準確地創建船體模型和部件設計,輔之以計算機輔助制造(CAM)技術,可以將模型數據轉化為實際制造所需的機械指令,從而實現高精度、高效率的制造過程。此外,船舶制造過程中還采用了許多先進的技術,如自動化焊接技術、激光切割技術、三維打印技術以及船舶智能制造技術等,這些技術極大地提高了船舶制造的效率和質量。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
船舶制造行業產業鏈上下游結構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和船舶配套設備生產等環節。其中,原材料供應涉及鋼鐵、有色金屬、化工材料等,這些原材料的質量和供應穩定性直接影響到船舶的質量和生產成本。近年來,隨著國內原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技術進步,船舶制造企業獲得了穩定且質量可靠的原材料供應,為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船舶配套設備生產則包括發動機、導航設備、通信設備等關鍵部件的制造,這些設備的性能和質量直接關系到船舶的航行安全和運營效率。
中游主要為船舶總裝制造,包括船舶設計、船體建造、動力系統研發生產等環節。在這一階段,船舶制造企業根據客戶需求和船舶設計,進行船體建造、舾裝和涂裝等工作,形成完整的船舶產品。
下游則是船舶制造行業的客戶群,主要包括船東和船舶租賃公司等航運提供商。這些客戶購買或租賃船舶,用于海上運輸、旅游觀光等目的,從而推動船舶制造行業的發展。
船舶制造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
中國船舶制造業的國際市場份額繼續領先。2022年,中國的造船國際市場份額連續13年居世界第一,其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和手持訂單量分別占世界總量的47.3%、55.2%和49.0%。2022年,全國造船完工量為378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6%;新接訂單量為4552萬載重噸,同比下降32.1%;手持訂單量為1055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0.2%。
中國船舶制造行業的市場集中度較高。2022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CR10的市場集中度達到了60%以上,這主要是由于行業的高技術壁壘和資金壁壘。頭部企業包括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揚子江船業、新時代造船等。這些企業在全球和國內市場中都表現出色。
行業正在經歷結構調整,重點在于綠色化和智能化。政府政策的支持,如“十四五”規劃,為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指導。根據中國船舶行業協會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國造船完工量達2113萬載重噸,同比增長14.2%;新接訂單量為376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67.7%;手持訂單量為1237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20.5%。
市場需求驅動技術創新。隨著全球貿易量的增長和航運市場的繁榮,對船舶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船舶制造企業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提高船舶的性能和效率。這包括采用更先進的船體設計、動力系統、船舶電子和通信系統等,以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載貨量、燃油效率和安全性。
綠色環保成為重要方向。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環保法規的加強,綠色船舶技術正在成為船舶制造行業的熱門領域。這包括研發低排放、低能耗的船舶動力系統,使用環保材料和涂料,以及優化船舶設計和運營以降低噪音和減少廢物排放。
智能化和數字化加速發展。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船舶制造的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包括使用智能傳感器、自動化設備和數據分析系統來監測和控制船舶的運行狀態,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運營效率。同時,數字化技術也在船舶設計階段得到廣泛應用,提高了設計的準確性和效率。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船舶制造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同時, 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