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中國黃酒企業也積極開拓國外市場,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和全球化分工逐步深入的背景下,一國特定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體現在以價值增值鏈為紐帶的比較利益獲得的過程,我國黃酒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于該產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有較大的依附作用。然而我國黃酒產業長期沿襲傳統工藝,生產規模偏小、產品創新滯后、同質競爭現象較為嚴重,與其他酒類產品相比,競爭力較弱。從出口規模上看,與其他酒類產品相比,黃酒出口規模較小,2020年,黃酒出口規模僅為0.21億美元,遠小于白酒與啤酒的出口金額。
黃酒要突破國際化困境,首先,要加強黃酒文化宣傳。隨著近年中華文化的全面輸出,各國消費者正在快速吸納中華文化并且被其影響。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黃酒文化”,必定有著許多潛在的受眾空間,尤其是對于年輕消費群體,他們對中華文化的探索欲更強,同時也是酒類最大的消費群體。由于中國黃酒特定的場景化消費特點,必須先建立起東方文化濃烈的消費軟環境,在傳播品牌之前,應加強中國酒類文化的傳播,如飲酒場景、飲酒器皿、飲酒方式等。
為確保黃酒行業數據精準性以及內容的可參考價值,我們研究團隊通過上市公司年報、廠家調研、經銷商座談、專家驗證等多渠道開展數據采集工作,并對數據進行多維度分析,以求深度剖析行業各個領域,使從業者能夠從多種維度、多個側面綜合了解黃酒行業的發展態勢,以及創新前沿熱點,進而賦能黃酒從業者搶跑轉型賽道。
黃酒的酒精含量在14%至20%之間,具有低耗糧、低酒度、高營養、性格溫和的特點,被認為是最具健康價值的酒類之一。其內外兼修的特點使其受到廣泛歡迎。
按照地域劃分,黃酒可以分為多個流派,如紹派黃酒、海派黃酒、蘇派黃酒、閩派黃酒、徽派黃酒、魯派黃酒、湘派黃酒等。其中,紹興的紹派黃酒因其歷史悠久和品質優良而被認為是黃酒的正宗代表。
此外,根據原料和酒曲的不同,黃酒又可以分為糯米黃酒、黍米黃酒、大米黃酒和紅曲黃酒等。而按照甜度劃分,則可以分為甜型酒、半甜型酒、半干型酒和干型酒等。
目前,制約黃酒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低端化成為黃酒品類的代名詞。從龍頭企業主銷大單品來看就能說明問題,占比企業銷售收入最高的會稽山大單品市場成交零售價不足20元/瓶,古越龍山和金楓酒業的主銷大單品市場成交價不足10元/瓶。
由于口感和認知度低,黃酒主流消費群體長期局限于江浙滬區域,古越龍山、會稽山、金楓酒業三家黃酒企業存量競爭激烈。不過,甘肅、河南、山東、福建、陜西等地黃酒企業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如福建的紅曲黃酒,連續兩年高速的增長,利潤率遠遠高于其他黃酒,全國化的發展正在形成。
黃酒產業鏈的上游由糯米、粳米、小麥等原材料以及酵母、紅曲、白曲等發酵劑組成,這些是黃酒釀造的基本原料和輔料。中游則是黃酒的制造環節,代表企業有會稽山、古越龍山、金楓酒業等,這些企業負責將上游的原材料轉化為優質的黃酒產品。
相對于白酒這么多年持續走強的結構化升級,黃酒的結構化升級沒有取得明顯進步。以汾酒為例,10年前一瓶玻汾的市場零售價約為25元,10年后的今天,一瓶玻汾的零售價格已經達到60元以上,而汾酒的次高端大單品青花20則已經實現單品50億的突破。而黃酒在10年間,主銷產品并沒有取得價格上揚,更高價位的產品也沒有取得廣泛的市場認同。如果拋開通脹因素的話,黃酒的單價甚至是呈現出下降的結構。
在下游環節,黃酒的銷售渠道十分豐富,包括商超、便利店、專賣店以及電商平臺等。這些銷售渠道讓消費者能夠方便地購買到黃酒,并促進了黃酒的市場流通。
黃酒的上游原材料主要是谷物類,但是南北方對原料的選擇有一定的差異:南方以糯米、北方以黍米、粟及糯米(北方稱江米)為原料。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年我國谷物產量達到63275.69萬噸,較2020年增加1601.41萬噸。2022年,全國谷物產量63324萬噸,比上年增加48.31萬噸,增長0.1%。
近年來,我國黃酒行業的營收呈現出總體下降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規模以上黃酒企業累計銷售收入為134.68億元,與2019年相比下降了20.18%。到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黃酒企業銷售收入進一步下降至127.17億元,同比下降了5.58%。
在利潤方面,2016-2020年間,我國黃酒行業利潤總額呈現波動變化。2020年,黃酒行業實現利潤總額17.04億元,同比下降11.71%。而到了2021年,規模以上黃酒企業利潤總額為16.74億元,同比下降了1.76%。
2018 年黃酒行業產量 334.8 萬千升產品,2019 年產量、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均恢復上漲,實現產量 353.1 萬千升,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為 173.3億元和 19.3 億元,分別同比增長 2.7%和 11.5%。
目前,黃酒的區域特征明顯,存在消費認知度和消費場景不足的問題,社交屬性也偏弱,這導致黃酒的全國化推廣受阻,制約了產業發展。然而,近年來黃酒產業價值穩步回歸,行業持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市場投入,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銷售利潤率創新高。
2019 年,規模以上黃酒生產企業 110 家,其中虧損企業 6 個,企業虧損面為 5.5%;
黃酒企業累計完成營業收入 173.3 億元,同比增長 2.7%;累計實現利潤總額 19.3億元,同比增長 11.45%;黃酒商品累計出口總額 2431 萬美元,同比增長 2.9%;累計出口 14868 千升,同比增長 1.3%。
一方面反映了黃酒行業營業收入的增幅不溫不火,不夠強勁;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黃酒行業產品結構、價值回歸初現成效。黃酒行業需要進一步的整合規劃,解決產品層次偏低、全國市場推廣、新一代消費者教育等諸多問題。
在銷售毛利率方面,近幾年黃酒行業表現較為穩定,總體保持在39%-45%之間。2022年銷售毛利率為39.31%,而2023年一季度的銷售毛利率為41.23%。此外,我國黃酒產品以出口為主。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2022年全國累計進口黃酒0.76千升,出口11817.55千升;而到了2023年5月,全國累計進口黃酒1.63千升,出口4797.26千升。
黃酒行業市場機遇分析
黃酒行業整體銷售收入不到200億,市場規模小,參與主體少,資本化程度低。不過,隨著低度、營養化的飲酒觀念深入人心,以及越來越多改良口味和包裝的黃酒產品投放市場,黃酒消費潛力得到進一步得到激發。
在黃酒行業中,上海金楓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楓酒業”)和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會稽山”)是兩家備受關注的上市企業。為了深入了解這兩家企業的發展狀況,本文將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
金楓酒業和會稽山作為黃酒行業的領軍企業,各自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市場地位。然而,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和競爭的加劇,兩家企業都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品質,以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并鞏固市場地位。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黃酒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