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人達到了2.97億人,占總人口的21.1%;65歲以上老人達到2.17億人,達到總人口的15.4%。按照國際標準,意味著中國已正式邁入中度老齡社會。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數據顯示,2035年我國銀發經濟規模預計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占同期GDP比重約為10%。養老金融作為銀發經濟的重要一環,也成為我國金融業必須要做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
養老金融行業特指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圍繞社會成員的各種養老需求所進行的金融活動。這些活動涵蓋了養老金金融、養老服務金融和養老產業金融等多個方面,旨在通過金融手段為老年人提供全面、多樣化的養老保障和服務。
從需求方看,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替代率為46%左右,仍低于國際上55%的最低警戒線。目前,我國已初步構建起以基本養老保險為基礎、以企業/職業年金為補充、與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和商業養老保險相銜接的“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
隨著社保覆蓋面擴大,養老金融市場也在不斷拓展。《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提出,夯實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財富儲備。《“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指出,鼓勵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老年人特點的支付、儲蓄、理財、信托、保險、公募基金等養老金融產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
近兩年來,養老保險體系第三支柱的重要制度設計和試點產品不斷完善,“金融+養老”進入發展快車道。根據金融監管總局河南監管局規劃,爭取3—5年的時間,全面建成多層次、廣覆蓋、寬領域、可持續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到2028年末,“養老金融+康養服務”全鏈條閉環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深圳監管局、深圳市民政局、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發布《關于做好深圳養老金融大文章的實施意見》,為深圳“科學備老”提供金融支持。《意見》指出,要加快第三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提升養老金融服務水平、加大養老事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深耕養老金融生態建設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養老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此外,金融監管總局河北監管局發布了《關于銀行業保險業做好養老金融大文章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到,大力推進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發展。針對參與者多樣化的養老儲備、投資需求,豐富不同類型的個人養老金產品供給,提升參與者繳費與資產配置的意愿。持續總結石家莊、雄安新區試點經驗,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營管理模式。支持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發展。發揮銀行保險機構在賬戶管理、資金管理、投資管理等方面優勢,針對委托方或受托方的多樣化金融需求,提供優質高效的綜合金融服務。依法合規發展銜接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商業補充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等業務。
綜合各地政策來看,主要聚焦在完善養老保障“三支柱”,發揮長期資金優勢支持養老服務產業發展等方面。金融機構既在支持和培育養老金融市場發展方面肩負重大使命,也將在養老金融市場中贏得巨大的發展空間。
金融機構需要圍繞居民對個人養老金投資的需求,從收益率、持有期角度以及強化投資者教育、豐富輔助工具等服務方式等方面著力解決居民養老財富管理的痛點,創新豐富個人養老金融產品,從投資期限、風險水平等方面提供差異化的金融產品與服務。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養老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