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獲悉,10月份,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89,較9月上升0.3點,為今年最大升幅,也是2023年3月以來最大升幅。
中小企業以其經營方式靈活、組織成本低廉、轉移進退便捷等優勢更能適應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和消費者追求個性化、潮流化的要求,因而在包括發達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地域遼闊、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的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更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專精特新”成為高頻熱詞,促進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道路也成為共識。
上海將加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政策供給
從12月1日下午舉行的2024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大會開幕式上獲悉,上海將推動商業銀行設立總規模超4000億元的“專精特新貸”,其中信用貸款總規模超2000億元。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推出“上海市專精特新專項擔保計劃”,推動擔保業務擴面增量,單戶擔保額度2000萬元上限提升至3000萬元。加強與國家中小企業發展母基金的對接合作,在滬中小企業子基金規模達到100億元,支持引導更多子基金和項目落地上海。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積極應對環境變化,努力克服多重挑戰,走出了一條專精特新發展道路,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2023年,日均新設企業2.7萬家,中小企業總數超過5700萬家。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備韌性好、效益高、潛力大、研發強等特點。通過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可以進一步激發中小企業的活力和發展動力,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數據顯示,我國已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
專精特新企業主要從事細分市場的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適應市場變化和消費升級的趨勢。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專精特新企業能夠快速調整生產經營,抓住新的市場機遇,如醫療器械、生物技術、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領域,展現出強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活力。
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舉措。計劃到2025年,引導大企業打造一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典型模式;激發涌現一批協同配套能力突出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動形成協同、高效、融合、順暢的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有力支撐產業鏈供應鏈補鏈固鏈強鏈。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化轉型與過去幾十年已然發生的全球信息化浪潮一脈相承,都是信息通信技術驅動的范式變革,但又呈現全面互聯、數據驅動、軟件定義、平臺支撐、全局智能等新特征。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關乎中小企業發展的必答題。為推動更多中小企業用好數字技術,工信部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作為數字化轉型排頭兵,廣東省有廣州、深圳、中山、東莞4個城市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
《中國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2024》顯示,絕大多數中小企業(占比98.8%)已經開啟數字化轉型,僅有極少數中小企業(1.2%)尚未開始。其中,處于數字化早期的中小企業占比62.6%,數字化水平較高、由智能驅動的中小企業占比僅為3.2%。
想要了解更多中小企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中小企業行業經營戰略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趨勢預測報告》。報告對我國中小企業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中小企業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