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門發文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官網消息,為進一步推動互認工作向縱深發展,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 國家疾控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等7部門在總結各地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要求,到2025年底,各緊密型醫聯體(含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實現醫聯體內醫療機構間全部項目互認,各地市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200項。到2027年底,各省域內醫療機構間互認項目超過300項;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區域內醫療機構互認項目數超過200項。到2030年,全國互認工作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檢查檢驗同質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結果互通共享體系基本建立,基本實現常見檢查檢驗結果跨區域、跨醫療機構共享互認。
醫療機構是指依法定程序設立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衛生機構的總稱。 醫療機構包括醫院、診所、衛生所等多種形式,主要目的是為人們提供醫療、預防、保健等服務。
目前,醫療機構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主要得益于人們對健康醫療重視程度的提高。
民政部官網發布的《2023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披露,截至2023年底,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9697萬人,占總人口的21.1%,其中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1676萬人,占總人口的15.4%。近年來中國老年人口數量逐年增多,預計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增至3億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健康意識的提高,醫療服務需求不斷增加。民營醫院作為非政府公辦醫院的一種補充,也在迅速發展,提供更多形式多樣、服務優質的治療選擇。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2023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23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1070785個,比上年增加37867個,其中醫院38355個,比上年增加1379個,醫院中,公立醫院11772個,民營醫院26583 個。全國床位1017.4萬張,比上年增加42.4萬張。2023年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達7.23張。
對比2021年民營醫院24766家;2022年25230家,一年新增464家;到2023年26583家一年新增1353家——增長速度明顯加快。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醫療機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目前中國醫療服務供需極不平衡的狀況為社會資本進入綜合醫療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時機,各路資本開始迅速搶占市場,如鳳凰醫療、上海仁濟醫療、復星醫藥等。中國民營醫院行業的競爭格局主要有三種:一是市場競爭;二是資源競爭;三是技術競爭。
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個體診所設置不受規劃布局限制,無論是中醫診所,還是西醫診所,以及連鎖診所,都是國家重點鼓勵的社會辦醫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健康觀念將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消費將迎來長期穩步發展階段。而老齡化加劇、全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技術的更新發展、以及醫療衛生體制的深化改革,醫院醫療事業迎來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良機。《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促進行動(2021—2025年)》,明確提出推進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三位一體的智慧醫院建設。這意味著新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公立醫院發展將進入智慧化時代。
未來,醫療機構的發展趨勢將更加注重數字化和智能化。醫院將加速由“信息化”向“數智化”發展,通過“數據+算法+服務”模式帶來創新生態,提升臨床診療的效率和準確性。此外,人工智能醫療影像、AI制藥等領域的發展也將推動醫療行業的創新和進步。
想要了解更多醫療機構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醫療機構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國內外醫療機構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醫療機構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醫療機構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醫療機構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