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就業人員74041 萬人
《2023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全國就業人員 74041 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 47032 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 63.5%。全國就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就業人員占 22.8%;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 29.1%;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占 48.1%。 2023 年全國農民工總量 29753 萬人,比上年增長 0.6%。其中,本地農民工 12095 萬人,比上年下降 2.2%;外出農民工 17658 萬人,比上年增長 2.7%。
圖片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 1244 萬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 514 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 172 萬人。全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 5.2%,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 5.1%。全年選派 4.2 萬名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從事“三支一扶”服務。就業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年末全國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共 4434 家,全年為勞動者提供登記求職、職業指導、創業服務 1.25 億人次,登記招聘 1.1 億人次,為用人單位提供用工指導 588 萬家次。
圖片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2023年全行業共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99萬家,從業人員 105.84萬人。全年為3.31億人次勞動者提供就業、擇業和流動服務,同比增長5.6%;服務用人單位5599萬家次,同比增長 6.3%。
勞動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力指全部人口。狹義上的勞動力則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在實際統計中,考慮勞動年齡和勞動能力兩個因素的指標有勞動年齡人口和社會勞動力資源總數。
過去3年,我國每年完成城鎮新增就業均超過1200萬人。2023年,GDP增長5.2%,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規模繼續增加,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到3397萬人。
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1至6月我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98萬人,同比增加20萬人,完成全年就業總目標任務的58%。
從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推進會上獲悉,目前,全國已有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6.99萬家,從業人員105.84萬人,分別是2012年的2.5倍和3.1倍。
從全行業情況看,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充分發揮匹配供需的作用,年均幫助3億人次勞動者就業、擇業和流動,高效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年均為5000多萬家次用人單位提供人員招聘和管理服務。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勞動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勞動力市場競爭格局日趨激烈,企業為了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紛紛提高薪酬福利、改善工作環境、提供培訓和發展機會等。值得注意的是,勞動力市場中存在技能結構失衡的現象,部分傳統崗位被機器取代,而新興崗位則需要新型的技能和人才。這要求勞動者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另外,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推進,收入水平和教育程度提高,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與人口質量都發生了顯著變化,勞動力市場和工作崗位構成也與上世紀50年代大不相同,現行的法定退休年齡有必要進行相應調整改革,使之更好地與經濟社會發展、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相適應。
截至2023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97億,占總人口的21.1%,與2010年相比規模增加1.19億,比例增加7.8個百分點。16歲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從2012年起開始出現下降,從2011年的9.4億人減少至2023年的8.6億人。同時,2023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8.6歲,比1981年的67.8歲增加10.8歲。在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勞動年齡人口持續下降、預期壽命穩步增加的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挖掘人力資源,提高勞動力的有效供給,通過制度和政策措施延長“人口紅利”成為關鍵。
想要了解更多勞動力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勞動力行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對我國勞動力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勞動力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