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智能化技術的不斷深入,汽車已逐漸從單純的交通工具演變為人們的“第三生活空間”。智能座艙作為這一變革的重要產物,集成了音頻、視頻、導航、ADAS駕駛輔助、人機交互等多功能模塊,實現了人、車、路、云全方位智能交互,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了便捷性、舒適性、安全性、娛樂性等方面的提升和優化。智能座艙的出現,標志著汽車內部環境的一次革命性創新,為用戶帶來了更加豐富、便捷、舒適的用車體驗。
智能座艙產業細分領域
智能座艙產業細分領域廣泛,涵蓋了車載信息顯示系統、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座艙域控制器、HUD(抬頭顯示)、液晶儀表、OTA和安全模塊等多個方面。這些細分領域共同構成了智能座艙的完整生態系統,為汽車智能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車載信息顯示系統:包括液晶儀表、中控大屏等,用于顯示車輛信息、導航信息等。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提供音頻、視頻、互聯網等娛樂功能,豐富用戶的乘車體驗。
座艙域控制器:負責座艙內各系統的集成和協調,是智能座艙的核心部件。
HUD(抬頭顯示):將行車信息投射到前擋風玻璃上,提高駕駛安全性和便捷性。
液晶儀表:顯示車速、油量、溫度等車輛信息,是駕駛員獲取車輛狀態的重要窗口。
OTA(空中下載技術):支持遠程更新和升級,使智能座艙能夠持續保持最新狀態。
智能座艙產業鏈結構
智能座艙產業鏈主要由硬件、人機交互技術、軟件、整車制造組成。
硬件:包括液晶儀表盤、液晶中控屏、后座娛樂系統、HUD、智能音響為主的座艙電子,以及智能座椅、流媒體后視鏡、空調系統、氛圍燈、智能遮陽板、玻璃為主的座艙內飾。
人機交互技術:主要為人臉識別、語音識別、觸摸識別、手勢識別、虹膜識別、生物識別等。
軟件:主要包括座艙SoC芯片、中間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系統、虛擬層Hypervisor等。
整車制造:主要為燃油車制造和新能源汽車制造。
智能座艙行業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智能座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分析
近年來,智能座艙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我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由2019年的441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73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8.8%。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將達到2127億元,2022年至2026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約17%。這一增長趨勢反映了消費者對智能座艙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行業技術的持續進步。
競爭格局
智能座艙市場競爭激烈,國內外企業紛紛布局。國內企業如德賽西威、東軟睿馳等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領域占據領先地位。同時,國外巨頭如雀巢(此處以雀巢為例僅為示意,實際應為汽車或智能座艙領域的國際巨頭,如博世、大陸集團等)也在積極進入中國市場,加劇了市場競爭。
政策環境
國家相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智能汽車及車聯網行業的發展,為智能座艙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等政策的出臺,為智能座艙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技術進步
智能座艙技術的不斷進步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5G、AI、大數據、人機交互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座艙的功能將更加豐富,用戶體驗將更加優化。例如,通過AI技術實現語音控制、智能推薦等功能,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
市場需求
消費者對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的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智能座艙市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群體,對汽車舒適性、娛樂性等極致需求日益迫切,而智能座艙正是滿足這些需求的重要載體。
挑戰與機遇
智能座艙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一些挑戰,如技術更新換代快、市場競爭激烈等。然而,這些挑戰同時也孕育著巨大的機遇。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座艙將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智能座艙行業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競爭格局,一些知名品牌已經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這些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形成了較強的品牌效應。新進入者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資金來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和聲譽,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認可。同時,智能座艙市場的客戶關系也非常重要,一些知名品牌已經與汽車制造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較為固定的客戶群體。新進入者需要打破這種客戶關系壁壘,才能進入市場并獲得市場份額。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德賽西威、均勝電子、華陽集團、索菱股份和博泰車聯網等企業是智能座艙行業的重點企業。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市場推廣等方面都具有較強的實力,是行業內的主要競爭者。其中,德賽西威在智能座艙域控制器市場占有率方面表現突出,達到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均勝電子則具備整體軟硬件解決方案能力,并與華為等巨頭展開深度合作;華陽集團擁有豐富的智能座艙產品線,包括信息娛樂、液晶儀表、抬頭顯示等;索菱股份是推動汽車網聯與智能化發展的領軍企業之一,產品涵蓋網聯、座艙、智駕及V2X等多個領域;博泰車聯網則提供軟件、硬件及云端服務相結合的全棧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智能座艙行業重點企業情況分析
德賽西威:
產品線涵蓋車載信息娛樂系統、車身信息與控制系統、駕駛信息顯示系統等。
廣泛應用于智能駕駛、汽車零部件等領域。
在智能座艙領域具有全面的產品線和技術實力,特別是在域控制器方面領先。
均勝電子:
主要致力于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駕駛、新能源管理和汽車安全系統等的研發、制造與服務。
具備整體軟硬件解決方案能力,與華為等巨頭展開深度合作。
智能座艙產品已為全球多家頭部車企供貨超過1200萬臺。
華陽集團:
業務板塊涵蓋汽車電子、精密壓鑄、精密電子部件以及LED照明等。
汽車電子業務擁有豐富的智能座艙產品線,包括信息娛樂、液晶儀表等。
在智能座艙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和生產能力。
索菱股份:
是推動汽車網聯與智能化發展的領軍企業之一。
產品涵蓋網聯、座艙、智駕及V2X等多個領域。
在全球范圍內為多家知名整車與Tier-1客戶提供服務。
博泰車聯網:
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同時提供智能座艙和智能網聯解決方案的供應商之一。
提供軟件、硬件及云端服務相結合的全棧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在智能座艙解決方案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和市場份額。
技術不斷進步:隨著車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座艙的功能將更加豐富,用戶體驗將更加優化。例如,通過AI技術實現語音控制、智能推薦等功能,提升用戶的駕駛體驗。
裝配率提升:由于車型換代較快以及消費者對智能駕駛的需求增加,智能座艙在新車中的裝配率將不斷提升。特別是在中低端至中高端車型中,智能座艙的裝配率已經超過50%,并有望進一步提升。
產業鏈協同發展:智能座艙行業的發展將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發展,包括車載顯示系統、車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算法等領域。這些領域的協同發展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座艙行業的創新和進步。
智能座艙行業前景
智能座艙作為現代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集成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和系統,如人機交互技術、語音識別、圖像處理、人工智能等。這些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深厚的專業知識、技術積累以及大量的研發投入。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智能化、網聯化的趨勢日益顯現,智能座艙的重要性愈發明顯。中國智能座艙行業的市場規模將保持高速增長,預計到2030年,中國智能座艙市場規模將超過1680億元。其中,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駕駛信息顯示系統市場規模最大,合計將超過千億規模。智能座艙正成為未來中國消費者購車和用車體驗的關鍵決策要素。
智能座艙行業目前存在問題及痛點分析
視覺陳舊失調:智能座艙行業仍然處于早期探索階段,部分車企及服務商在設計之初未能充分統籌品牌,且視覺設計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導致整體視覺風格出現陳舊失調。
體驗卡頓割裂:由于同一車型的開發通常有幾個團隊同時服務,各車企之間以及同一車企不同品牌及車型之間甚至同一車型不同配置之間的交互標準不統一,軟硬件融合也不夠深度,造成交互體驗割裂。
生態匱乏粗糙:車聯網行業的現狀類似移動互聯網的早期階段,各互聯網生態內容商對汽車應用的重視級別不夠,導致前期傳統車企的汽車內容生態相對匱乏。
研發重復低效:智能座艙的開發往往基于車型項目制,可能導致項目結束后服務團隊轉向其他項目,而對本項目的支撐嚴重不足,導致產品功能和用戶體驗缺乏持續的優化和進化。
欲獲悉更多關于智能座艙行業重點數據及未來五年投資趨勢預測,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4-2029年智能座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