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優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是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環節,也是交通運輸業高質量發展的應有之義。
二十五項具體任務聚焦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建設
交通運輸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7年,全國港口和航道基礎設施數字化、生產運營管理和對外服務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并提出25項具體任務,助推我國航運業數字化發展。
“目前,我國部分港口和航道的設施設備相對落后,總體生產運營效率仍有待提升。”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說,“從全國來看,各地區港口和航道智慧化水平還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以港口為例,上海港、青島港、寧波舟山港等國際樞紐海港的智慧化建設進程相對較快,但相當一部分沿海港口還有差距,內河港口智慧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總體與上述港口差距更大。
《意見》提出,推進港口和航道智能感知設備部署應用,加快重要港區和高等級航道智能感知網建設,推進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同時,提升行業數據共享水平,推動打造數據、服務、算法為一體的“數據大腦”。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顯示:
港口行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行業,與宏觀經濟的發展關系密切。2023年,我國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切實增強經濟活力,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國民經濟整體上延續了回升向好的態勢,支撐了港口吞吐量的增長,2023年1-11月,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5.1億噸,同比增長8.4%,其中,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99.3億噸,同比增長7.1%,從各貨類對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長的貢獻來看,石油天然氣及制品、集裝箱、金屬礦石和煤炭是沿海港口吞吐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5G網絡、數字孿生、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等技術在港口的應用已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效率至上、創新引領的智慧港口發展理念正逐漸深入人心。
智慧港口是港口建設趨勢和發展的方向。以信息物理系統為框架,通過高新技術的創新應用,使物流供給方和需求方溝通融入集疏運一體化系統;極大提升港口及其相關物流園區對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和對相關資源的優化配置能力;智能監管、智能服務、自動裝卸成為其主要呈現形式,并能為現代物流業提供高安全、高效率和高品質服務的一類新型港口。
港口作為承載著全球90%貿易的海運樞紐,在促進國際貿易和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發展智慧港口能夠有效提升港口作業效率,紓解日益增加的港口運輸壓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同時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成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我國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要方面。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是國內港口發展的一致目標,在這一進程中,智慧和綠色成為港口提質升級的核心詞。2023年,我國港口聚焦智慧創新、數字轉型,加快打造智慧港口;加快能源結構調整,深化建設低碳港區低碳港口,取得顯著成效。
港口的智能化程度已成為衡量港口競爭力的重要指標。各大港口充分利用數字技術,積極推動智慧港口建設,實現智能化發展。在福州新港國際集裝箱碼頭,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智慧港口可視化管理平臺將真實場景中各項設備、船舶、堆場等要素的實時畫面1:1映射到系統中,讓福州江陰港成為福建省首個啟用數字孿生技術的智慧口岸。
除了不斷推進碼頭的智慧化建設外,山東港口、廣州港、連云港港等多個港口還積極布局智慧平臺建設,整合各港口物流參與方的信息資源,通過各環節業務數據的聯通,打造“智能化”“無紙化”“一站式”全流程的港口物流服務鏈。在技術進步的推動下,智慧港口有望進入智能化發展的新階段。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