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156.8億噸、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近3億標箱,較十年前分別增長33%、56%。
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5.4億噸,同比增長8.5%,其中三季度增長9.5%,較上半年加快1.5個百分點。我國外貿進出口貨運量的95%以上通過海運完成,港口吞吐量數據與經濟發展水平緊密相關。未來,我國港口貨物吞吐量仍將保持穩步增長,增速在4%左右......
巨大市場需求之下,中國港口迎來了商機,也倒逼“重勞動力、效力低”的傳統港口直面向“高效率、自動無人化智慧港口”升級的挑戰。
智慧港口是實現港口從口岸監管、港口物流、港區發展到港區商務、港區運營及港區創新的智能化發展。主要包括智慧口岸、智慧物流、智慧港區、智慧商務、智慧運營、智慧創新等業務。
發展智慧港口能夠有效提升港口作業效率,紓解日益增加的港口運輸壓力,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同時順應了時代發展趨勢,成為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促進我國智慧交通發展的重要方面。
交通運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數量位居世界首位,港口貨物吞吐量和內河貨運量多年位居世界前列,我國現在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水運大國。
交通運輸部出臺了《關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的意見》,到2027年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
發展智能航運是大勢所趨,國務院印發了《“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作為“十四五”時期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頂層設計和“施工圖”,《規劃》對智慧港口建設再次提出明確要求,要推進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上海港、寧波舟山港、廈門港、深圳港、廣州港等港口既有集裝箱碼頭智能化改造;建設天津北疆C段、深圳海星、廣州南沙四期、欽州等新一代自動化碼頭;在“洋山港區—東海大橋—臨港物流園區”開展集疏運自動駕駛試點。
近年來,我部印發了《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數字交通“十四五”發展規劃》《關于推動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指導性文件;依托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組織實施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示范工程;制定發布了《自動化集裝箱碼頭設計規范》《內河電子航道圖技術規范》等標準規范。目前,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成為加快建設智慧交通的先行領域和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
5G、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創新帶動港口相關領域流程的革命性再改造、業務創新,無人集卡、智能閘口、智能預判、全天候停泊將成為常態,將會出現更多有競爭力的省級、沿海港口。
傳統的小碼頭智慧化改造將加快進度,高密度物聯網、高精度識別系統、高功效機械作業、高遠程智能控制,將原本需要預留、預設、預裝的傳統港口改造模式從線下轉為線上,在線上通過算力鋪設減少線下的實體改造,大幅減少改造需要的資金和時間,小規模高智能的內陸港口將層出不窮。
未來依托海陸一體化,擁有廣闊且交通便捷的經濟腹地的第四代港口,將進一步挖掘、分析與應用港口數據資產,通過機器學習算法優化,大幅提升港口智慧大腦的運籌優化和智能決策水平,真正做到智慧決策,減少對人力的依賴。此外,作為多式聯運的結合點,港口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協調整合需要強有力的連接。
隨著數字經濟及智慧港口時代的到來,依托信息網絡支撐,延長對上下游企業的服務鏈條成為港口創新營收的新出路。
目前,我國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和短板。一是統籌謀劃與協調聯動不足,數字化智慧化應用深度和廣度有待拓展。二是網絡安全、數據安全保護重視不夠,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碼頭生產管理系統(TOS)等標準化和市場化推廣尚顯不足。四是多梯級船閘信息交互不暢,聯合調度還未全面實現,航道養護管理智慧化程度不高。
報告對國內外智慧港口行業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相關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消費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研究了主要智慧港口品牌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中國智慧港口行業將面臨的機遇以及企業的應對策略。報告還分析了智慧港口市場的競爭格局,行業的發展動向,并對行業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和政策趨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智慧港口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智慧港口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