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環經濟中,通過循環模式創造經濟效益是至關重要,任何依賴補貼的項目都難以持久發展。因此,廢舊物品的回收與再利用需要具備經濟可行性。廢舊紡織品是指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被廢棄的紡織材料及其制品。
據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統計,國內廢舊紡織品存量近4億噸,每年新增2000多萬噸。其中,以石油基為原料的化學纖維占比80%以上。由化纖制成的面料,在自然狀態下不易降解,如果被焚燒或填埋,既占用資源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循環利用是不二之選。
廢舊紡織品綜合利用對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是有效補充我國紡織工業原材料供應、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的重要措施,是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服裝的作用已由御寒蔽體發展為時尚代名詞,紡織品也由耐用品變成快消品,其更新換代愈加頻繁,生命周期也越來越短。我國每年纖維消費總量約3000萬噸,2022年我國人均衣著消費1365元,人均纖維消耗量超過20公斤,達到中等收入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人均纖維消費量不斷增加,我國每年產生大量廢舊紡織品,但循環利用總體效率偏低。當前,海量廢舊紡織品主要通過焚燒或掩埋方式處理,無法進行資源化利用,造成巨大資源浪費和二次環境污染。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近年來,廢舊紡織品回收利用行業積極構建廢舊紡織品回收、分揀、拆解、加工、再利用和再生利用產業鏈,我國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能力有所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日漸提高,資源環境效益逐步顯現。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廢舊紡織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統計數據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每年丟棄的舊衣數量將上升到5000萬噸,平均每人每年將淘汰16件廢舊衣服。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測算,假設我國廢舊紡織品全部循環利用,相當于每年可節約原油24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000萬噸,節約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種植面積。
此外,舊衣服除了被作為衣物二次利用,經過處理還能作為新材料使用,如制成汽車或建材的內裝材料、毛絨玩具的填充物、造紙業的原料等,還有一部分能被改造成同等材料的其他產品,如抹布、拖鞋、鞋墊等。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廢舊紡織品回收和再利用技術正不斷取得新的突破。例如,通過物理法、化學法或生物法等技術手段,可以將廢舊紡織品轉化為再生纖維、再生布料等,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這些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為廢舊紡織品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出臺的《關于加快推進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30年,廢舊紡織品循環利用率達到30%,廢舊紡織品再生纖維產量達到300萬噸。
2023 年全球紡織品回收市場規模為 57.6 億美元,預計將從 2024 年的 60.8 億美元增長到 2032 年的 84.9 億美元,預測期內復合年增長率為 4.3%。未來,隨著環保意識的進一步提升和循環經濟的深入推進廢舊紡織品回收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和產業鏈整合等措施的實施,該行業有望實現高效、環保和可持續的發展為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作出積極貢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廢舊紡織品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