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技術之一,深度學習在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的智能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
人工智能(簡稱AI)作為當今科技領域的熱門話題,其發展歷程源遠流長,經歷了多個重要的階段。人工智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們就開始思考人類思維的本質和機器模仿人類思維的可能性。然而,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研究始于20世紀中葉。
20 世紀90年代,隨著計算機性能的提高和互聯網的普及,人工智能開始與其他技術融合,如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機器學習算法的發展使得計算機能夠從大量的數據中自動學習模式和規律,從而提高了智能系統的性能和適應性。進入21世紀,人工智能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大數據的出現為人工智能提供了豐富的燃料。深度學習技術,特別是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和循環神經網絡(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的發展,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領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例如,谷歌的 AlphaGo 在圍棋比賽中戰勝了人類頂尖選手,引起了全球的關注。
在2021-2023年期間,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申請競爭激烈。全球范圍內,一些科技巨頭和創新型企業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占據領先地位。從全球范圍來看,排名前列的企業包括谷歌、微軟、IBM、亞馬遜等國際知名科技公司。在中國,百度、騰訊、阿里巴巴、華為等企業表現出色,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名列前茅。
這些企業在人工智能的多個領域,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和創新,從而積累了大量的專利成果。2022年,中國以61.1%的比例領跑全球人工智能專利來源國,大幅超過占比為20.9%的美國。在生成式AI領域,2023年中國提交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明專利超過了3.8萬件,是位居次席的美國的六倍之多。
圖表: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專利結構占比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顯示: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4年7月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間,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申請量達5.4萬件,其中逾25%的專利于2023年公布。中國在2014-2023十年間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專利申請量超3.8萬件,居世界第一,是排名第二美國的6倍。
自2017年大語言模型所基于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問世以來,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數量快速增長7倍,遍及生命科學、文檔管理和出版、商業解決方案、工業和制造業、交通、安全和電信等多個領域。從分類來看,圖像和視頻數據類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相關專利中居首位(17996項),文本和語音/音樂類分居二三位(文本13494項、語音/音樂13480項)。
圖表:人工智能技術專利類型結構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整理
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業中存在著多個主要的競爭者,包括大型科技公司和創業公司。大型科技公司如谷歌、亞馬遜、微軟以及國內的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在人工智能領域具有豐富的研發資源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創業公司則更注重創新和靈活性,通過開發新技術和優化現有算法在市場中搶占份額。在中國市場,視覺人工智能市場占比最高,達到43.3%,決策類人工智能、語音及語義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機器人也分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這表明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業中,各細分領域都有相應的主導者和競爭者。
人工智能技術將與其他技術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深度融合,推動智能化的發展。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人工智能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在醫療領域實現更精準的診斷和治療;在金融領域實現更安全、高效的金融交易;在交通領域實現更智能、高效的交通管理等。
各國政府紛紛出臺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例如,中國政府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等措施加快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綜上所述,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業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應用領域不斷拓展,技術不斷創新。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和應用場景的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將在更多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并推動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