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運是使用船舶運送客貨的一種運輸方式。 水運主要承擔大數量、長距離的運輸,是在干線運輸中起主力作用的運輸形式。在內河及沿海,水運也常作為小型運輸工具使用,擔任補充及銜接大批量干線運輸的任務。
2023年完成營業性貨運量93.67億噸,比上年增長9.5%,完成貨物周轉量129952億噸公里、增長7.4%。全年完成營業性客運量2.58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1.6%,完成營業性旅客周轉量53.77億人公里、增長137.9%。2023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69.73億噸,比上年增長8.2%。全年完成港口旅客吞吐量7844.5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01.8%。
水運建設是指與水運工程及其相關設施的建設活動。水運工程包括港口工程、航道整治、航道疏浚、航運樞紐、過船建筑物、修造船水工建筑物等及其附屬建筑物和設施的新建、改建、擴建及其相關的裝修、拆除、修繕等工程。
此外,水運建設還涉及與這些工程相關的貨物和服務,貨物主要是指構成水運工程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且為實現工程基本功能所必需的設備、材料等;服務則包括為完成水運工程所需的勘察、設計、監理等。
水運建設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船舶、集裝箱等運輸設備的設計、制造和維修,以及大宗商品的生產和運輸所需的物料備件的制造。
中游聚焦于船舶和港口的運營、航次管理與航線開拓、安全管理、船員管理以及相關設施租賃等領域。這些環節確保水運過程的順暢進行,保障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代表性企業如中遠海運特種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專業運營和管理服務。
下游主要是有貿易與運輸需求的企業,包括鋼鐵、工業、制造業、化工、消費品、基建、國際貿易、旅游等領域。水運行業以其低成本、大運量的特點,為這些領域提供重要的運輸服務。此外,水運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如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等地,這些地區擁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較高的產業集聚度。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水運建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水運是成本最省、運量最大、速度較優、節能環保的運輸方式。據測算,水運的成本是鐵路運輸成本的1/2、公路運輸成本的1/5、航空運輸成本的1/20。
2023年全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82萬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84公里。等級航道通航里程6.78萬公里,占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為52.9%,其中三級及以上航道通航里程1.54萬公里、占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比重為12.0%。
2023年各等級內河航道通航里程分別為:一級航道2192公里,二級航道4471公里,三級航道8741公里,四級航道11717公里,五級航道7375公里,六級航道16342公里,七級航道16989公里。等外航道6.03萬公里。
2023年全國擁有水上運輸船舶11.83萬艘,比上年末減少0.36萬艘,凈載重量3.01億噸、增加0.03億噸,載客量81.25萬客位、減少4.93萬客位,集裝箱箱位304.24萬標準箱、增加5.52萬標準箱。
前不久,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強沿海和內河港口航道規劃建設的意見》,提出15項舉措,進一步優化提升全國水運設施網絡,高質量構建現代化港口與航道體系。
“我國水運行業正處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擴大有效投資的關鍵時期,《意見》的出臺,將對水運建設項目起到積極引導作用,促進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說。
想要了解更多水運建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水運建設市場調查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報告根據水運建設行業的發展軌跡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對中國水運建設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水運建設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水運建設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